两位研究内容“接地气”的美国教授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科得主。北京时间10月8日傍晚,201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以表彰其将技术创新、气候变化纳入经济增长研究的贡献。
颁奖词称赞他们“设计出一些方法,来解决我们目前关于创造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最基本以及最紧迫的问题”。
研究影响政策制定
威廉·诺德豪斯教授是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开创者,他的研究强调气候变化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人的经济发展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反馈。保罗·罗默教授是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建立者之一,被认为是经济增长方面的专家。他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把知识和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两位教授过去十年都曾被认为有机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昨天消息传来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朱宁感到高兴。他告诉本报记者:“这两位教授我都有一面之缘,他们对发展经济学做出很多贡献。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过去一二十年发展速度相对放缓,但对整个经济的重要性及当前全球经济走出困境有重要意义。”
朱宁教授介绍说,很多人因为经典教科书《经济学》新版本而知晓诺德豪斯教授,他是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的合著者。保罗·罗默教授曾担任过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他们两人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政策制定和实际经济运行产生影响,是比较“入世”的经济学家。
罗默曾在上海任教
保罗·罗默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2013至2014学年,他曾在上海纽约大学任教。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雷蒙回忆道:“罗默教授曾为上海纽约大学的300位首届本科生讲授必修课《全球视野下的社会》。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出色而随和的教授,彰显学者风范。整整一学期,每周三课时,一次都没缺席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陈诗一教授认为,这两位诺奖得主的共同点是研究经济增长理论,都比较接地气,解决现实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他们切入点不同。罗默着眼于技术创新,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内生变量是知识和创新。诺德豪斯将气候变化纳入经济增长分析,在主流经济学家中更为少见,也显得更为难得。气候变化经济学相对于经济学主流学科起步要晚,但是近几年发展很快。诺德豪斯多年来坚持做冷门的研究,现在的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都绕不开诺德豪斯的成果。他很早开始关注资源、环境两个维度。环境维度主要关注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室气体效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减排,将它们纳入了经济增长分析,与很多经济学家的研究角度是不一样的。
颁奖体现欧美分歧
有评论认为,本次诺奖颁发反映了欧美在气候变化应对问题上的分歧以及欧洲的不满。陈诗一教授表示,学术界关于减排的意见比较一致,即全球要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增长。但特朗普上台后,一改以往减排承诺,美国政府退出了全球碳减排协议。而中国正在改变能源粗放消耗的增长方式,对全世界承诺2030年碳排放要达到峰值拐点,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贡献者与引领者。欧洲也注重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对于碳减排问题与中国理念相似。陈诗一说:“诺德豪斯得奖,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发展会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与解决当下环境问题紧密相连,对现实起到正向推动的作用。” 首席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