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家乡石湖荡。堂兄请我到位于镇北泖河边的金泖渔村用餐。这顿饭吃得有滋有味,上来的菜都是小时候吃过的家常菜,家乡味十足。
先上来的五只冷菜就博眼球,捏茄子、酱甜瓜、熏拉丝、菜卤蛋、油煎小鳑鲏鱼,只只吊胃口。再来热菜,油豆腐嵌肉、白菜粉丝烧蛋饺、红烧扎肉、爆腌小鲫鱼、野生河鳗、土鸡煲汤,柴火铁锅烧的咸肉菜饭令人难以割舍,吃了一碗再添一碗时,不忘把金黄色、香喷喷的锅巴捎上一块。值得一提的是饭桌上竟然还有难得一见的雪菜烧卢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卢昌,其实就是猪的夹肝,学名叫护心肉。过去杀猪的师傅大都不卖的,留着自己食用。卢昌切得细细的,配上腌制的雪里蕻,猛火爆炒后,稍许加些水,焖烧三分钟即起锅,一入口顿时鲜味十足,忍不住多夹了几筷……最后端上来的是印有福字的块块方糕,这是小时候过春节才能吃到的,来一块必须的。大概是菜肴入味入口的缘故,这顿饭比平日里吃得多、吃得香。堂兄买单,一桌菜加一瓶米船牌黄酒,一共435元,大家都说值得。
饭后无事,就近走走。刚走到门口,碰到了“渔村”的主人小蒋。一声“爷叔”叫得十分亲切,小蒋是我老家隔壁村的,按乡下习惯看到年长一辈,一般都可叫“爷叔”或者“老伯伯”。听说我要附近转一转,自告奋勇当起了向导。没有想到,“渔村”除了饭店,还有民居,可以接纳来客住宿。饭店东侧还养了几只孔雀,有白色的,也有彩色的。那天还真难得,我们走近时,一只孔雀突然开屏,嘴里发出咕咕的低叫声,仿佛是在说“欢迎欢迎”。一路走着,绿树成荫、果树成林,竹林、荷塘、假山等错落有致,活脱脱一座浓缩的醉白池。
饭店在岸上,怎么叫金泖渔村呢?我纳闷,金泖是指泖河还好理解,小蒋解释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12年前,他们夫妻二人租下了靠近江南第一网的东侧、泖河边的这块地,在岸边造了一艘近千平方米的船,经营土菜、河鲜,食客坐船吃河鲜,看彩云飘过听渔舟唱晚,偶尔一天繁星触手可及,更有那雨打渔舟为绝色……
去年水务环境大整治,要求拆除,小蒋识大体、顾大局,毫不犹豫地自行拆除。“为了环境优美,这是应该的!”小蒋讲这句话时,丝毫听不出有半点怨言。那么,现在的污水怎么办?小蒋介绍说,政府特地建造了一座污水泵站,纳入污水收集管网,听到这里不由得为家乡父母官点个赞。
隔河望去,约五百亩的泖岛就在对面,这个四面环水的孤岛原生态地保留着。在大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能原风貌保存下来,极其不容易,是一份十分宝贵的旅游资源。
走出金泖渔村,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天蓝、水净、稻香、景美……谁不说我家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