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哇集拉隆功及其随从跟随80名僧侣从王宫出发,经过7公里的路程到达三座皇家寺庙,并向每座寺庙的佛像致敬。
隆重加冕
昨天是泰国新王加冕典礼的第二天,整个典礼将持续三天,耗资达10亿泰铢(约合2亿元人民币)5月4日,泰国为这位国王举行了华丽隆重的加冕仪式,玛哈·哇集拉隆功也成为泰国近70年来首位新君。当天,他头戴一顶7公斤的厚重金色王冠,坐在一个金色的宝座上完成了加冕。
金色与华贵并非加冕仪式的唯一亮点,身着粉色制服的新王后苏提达同样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当天,苏提达跪在高坐于王座的国王面前,接受他的册封。相比于表情严肃的国王,气质卓越的王后颇显明艳动人。在两人之后乘车检阅王室卫队与雇员的行程中,王后也频频对窗外挥手微笑。
王室作用
泰国王室在政治中享有的权力与发挥的作用在当前世界政治中是十分特殊的,既不同于君权完全虚化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却也并非手握国家大权的君主制国家。
分析人士认为,泰国政治的权力架构更像是国王、军队与金融资本三者的结合。三者的相互关系左右着泰国政治与社会的平稳与运行。而王权巨大的威望与影响力,与瓦吉拉隆功的父亲、泰王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数十年来的苦心经营与典范德行密不可分。
今年3月,泰国自2014年5月军事政变以来的首次大选在数次推迟后终于举行。由于事关军政府是否将还政于民,以及被军队推翻的泰国前总理他信的政治势力能否重返政治舞台,此次大选备受关注。
目前,尽管大选最终结果尚未公布,但根据泰国选举委员会对95%选票的统计,军政府总理巴育所在的人民国家力量党虽小幅领先,但独自组阁难度很大,而由试图结束军政府统治的政党结成的“民主阵线”的势力不容小觑。可以说,尽管选举已经结束,但面对诸多政治经济难题,距离总理位子最近的巴育想来日子也并不好过。在这种局面下,哇集拉隆功的政治作用将更为明显——这既是新王塑造权威的契机,也是对其政治能力巨大的考验。
肩负重任
基于泰国先王的政治传统和国王的实际权力,哇集拉隆功的作用应该是发挥好居中调停的作用,尽最大努力在各主要政治势力之间达成新的政治共识,从而防止在2014年政变后逐渐撕裂的泰国社会走向更深刻的对立。
然而从即位至今来看,哇集拉隆功尚未像他的父亲那样,展现出足够协调各方的政治智慧。毕竟,历经20世纪下半叶各种军事政变、经济危机与民主革命的老国王,更多的是依靠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手腕在各方纵横捭阖,从而在民间建立起巨大的政治威望。1992年,当民众与军政府爆发激烈冲突时,普密蓬及时促请军方淡出政府;2006年,当泰国朝野双方僵持不下时,时任总理他信也公开表示对国王的支持与信赖,“没有人能够让我下台。但只要国王说一句话,我将立即辞职。”
但是,这种威望是基于个人而非制度的。哇集拉隆功可以继承王位,但并不意味着马上收获民间的认同。
因此,不难理解三月下旬的泰国选举为何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吸引数百万年轻人的广泛参与。正如在大选中异军突起的新未来党党首塔纳通多次呼吁的,泰国社会已经厌倦了军政府数年来的高压管制。
但是,若要在当前的泰国社会凝聚各方共识,他信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对于反军政府的“民主阵线”而言,如果新国王能够赦免他信,或者说与他信展开接触,将是各方开启政治对话与和解的窗口机遇,但是从哇集拉隆功反对其姐姐乌汶叻公主代表亲他信的政党参选的举动可以看出,新国王对他信的排斥是显而易见的。
客观来说,哇集拉隆功的精神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拥有一位被各种光环笼罩的父亲的情况下。以后者的辉煌成就去衡量新国王并不公平,但若王室迟迟无法响应大批民众的诉求,那么伤害的将不止是国王作为“立场公正的最终仲裁者”的政治形象,还有王室传统上巨大的政治号召力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