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话剧《安魂曲》展现艰难生活~~~
话剧《安魂曲》展现艰难生活~~~
话剧《安魂曲》展现艰难生活~~~
话剧《安魂曲》展现艰难生活~~~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剧《安魂曲》展现艰难生活
戏如人生
亦幻亦真
赵玥
■ 《安魂曲》剧照 主办方供图
  如果只看舞美,也许你会觉得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带来的神剧《安魂曲》是一个童话故事,然而大幕拉开,一群社会底层的贫民衣衫褴褛地絮絮叨叨,说着大段独白,以残忍的方式展现着生活的艰难。昨晚,在美琪大戏院连演5场的话剧《安魂曲》落幕,为今年的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戏还是生活?

  该剧由以色列著名剧作家汉诺赫·列文改编自契诃夫的三部小说《洛希尔的提琴》《苦恼》和《在峡谷里》,自1999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首演以来,曾三度造访北京,当年在剧中饰演老人和老妇人的是约瑟夫·卡尔蒙和以色列著名女演员扎哈丽拉·哈丽法伊。遗憾的是,扎哈丽拉·哈丽法伊已经和剧中的老妇人一样因病去世,约瑟夫·卡尔蒙也因为生病无法参与这次上海场的演出。此次在剧中饰演老夫妻的是拉米·巴鲁赫和艾斯蒂·科索维斯基,他们二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夫妻,他们的女儿也在剧中饰演一个配角。这次来上海之前,拉米特地去拜访了约瑟夫,回忆起当年与扎哈丽拉在北京演出的时光,约瑟夫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不知为什么,我想起来我们一生在一起,我却从没抚摸过你。”老人对病重的妻子说。“生活带着我走,我就走。我站在长长的队伍里领我那一小把糖,队很长,我没排到。”丧子的年轻妈妈说。这些深深打动观众的金句还有不少,它们均来自本剧的编剧列文。列文终年56岁,一生创作了56部剧作,《安魂曲》是他的遗作。

  在列文的戏中,角色的名字并不仅仅是一个人名,而是功能性的。《安魂曲》里的角色全部以他们的身份命名:老人、老妇人、母亲、马车夫、快乐天使、胡瓜醉汉等。在老人的扮演者拉米·巴鲁赫看来,这些名字就是我们本来的样子。当绝望的年轻妈妈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时,老人对年轻妈妈大吼:“你对自己生活做了什么?你是一个女人,一个人,你有大脑,你有自己的需要!”拉米不由得感叹道:“这不正是我们每天过着的生活吗?”

  是哭还是笑?

  在以色列,《安魂曲》的观众自然地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可以在看戏时哈哈大笑的,另一派则是质疑对方这有什么好笑的。生活是残酷的,也许,年轻时可以尽情取笑,但当人们变老,这一切都不再好笑了。列文显然不想让观众离真相太近,他用舞台上的小伎俩,让观众相信,这只是别人的故事,尤其是它们还被童话般地包装起来。绚丽的秋叶象征着婴儿生命的终结,3个善良的天使为年轻妈妈翻译着孩子告别的话,看起来很童话,但它讲的可是死亡的命题。

  怎么才能更好地面对死亡?是挣扎着活得久一点,还是不屑一顾?在舞台上见证了太多死亡的拉米没有答案,这部戏带给他的感悟是:“不要浪费时间,生命太过短暂。”对于剧里的老人来说,死亡未必不是件好事,“不用吃饭、不用缴税,不会冒犯别人……生命等于损失,而死亡等于利润。”对拉米来说,他并不在意戏的结局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他喜欢的是列文看待生活本身的态度。戏剧并不是用来提供答案的,“我只知道,情人眼里出西施。”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戏如人生 亦幻亦真
深圳换脸 申花丢脸
心中有个奥运梦
攀岩世界杯吴江汾湖站收兵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5戏如人生
亦幻亦真
2019-05-06 2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