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去年沪消保委受理汽车投诉九千多件~~~
去年沪消保委受理汽车投诉九千多件~~~
去年沪消保委受理汽车投诉九千多件~~~
去年沪消保委受理汽车投诉九千多件~~~
去年沪消保委受理汽车投诉九千多件~~~
去年沪消保委受理汽车投诉九千多件~~~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年沪消保委受理汽车投诉九千多件
汽车销售与交付投诉“扎堆”
金旻矣
  本报讯 (记者 金旻矣)汽车销售一直是消费投诉的“重灾区”之一。记者从上海市消保委获悉,2018年市消保委共受理汽车及相关产品服务的投诉9382件,其中销售环节的投诉近40%,较2017年有明显上升。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营销过程和车辆交付过程。

  市消保委表示,在汽车营销过程中,由于规则的缺失造成竞争的无序,销售商“打擦边球”,用各种营销套路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比如,部分汽车销售商以套餐(除车辆外打包金融、保险、装潢等服务)内的所谓“低车价”招揽顾客,误导消费者,由此引发强制捆绑服务、收费不明示以及捆绑服务价高质低等相关投诉。

  而在车辆交付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销售商内部管理混乱,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延迟交付车辆是问题之一,在2018年投诉中,未按约定时间交付车辆的投诉近500件。有消费者反映,销售商为了赚取“加急费”,将本应交付给自己的车给了后来的消费者。

  交付“问题车辆”更令人心塞。分析表明,交付车辆在2个月内发生各种质量问题的情况多发。原因在于,销售商在车辆交付前的PDI检查大多流于形式,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外观检查都不做,问题车辆被交到了消费者手中。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敦促本市汽车经销企业诚信经营,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是对车辆和增值服务明码标价,不得以不真实的低价误导消费者;二是促销承诺应真实全面,不得以免费赠送为由逃避责任;三是收取定金应有书面协议,不得以营销话术套路消费者;四是交付车辆应按约履行,不得利用格式条款规避违约责任;五是完善流程,落实PDI责任,不得将存在问题的车辆交付给消费者;六是严格履行《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不得依仗优势地位欺骗消费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规模创新高
校办工厂变身创新中心
央行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
汽车销售与交付投诉“扎堆”
明凌晨将上演宝瓶座流星雨
“常跑步者易患关节炎”无依据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7汽车销售与交付投诉“扎堆” 2019-05-06 2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