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新民资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心“秋冻”养生不成反惹病
金恒
  入秋以后,气温下降非常快,然而,由于日光下依然温暖舒适,加之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很多人并不重视保暖,一些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和儿童因此患上呼吸道疾病,涌向沪上各大医院。对此,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彤表示,想要发挥“秋冻”的养生效果,一定要避开多个常见误区。

  首先,当气温降低时,人体鼻咽部绒毛运动迟缓,降低了黏膜的抵抗力,细菌、病毒就可能乘虚而入,引发流感、咽喉炎、肺炎等。因此,应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其次,有几个部位不可受冻。一是肚脐,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容易腹痛腹泻;二是脑袋,中医认为,头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心脑血管患者、易感风寒的人群尤其要注意,额头渗出汗水时不能见风,最好马上用纸巾或手帕擦掉;三是脚部,入秋后应该穿稍厚一点的宽松、舒适、吸汗的鞋袜;四是肩部,肩部一旦受寒,会引发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心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风湿和类风湿疾病患者,根本不适合“秋冻”。本报记者 金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上海新城区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悦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科普达人/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4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课堂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08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上海第一张地铁导乘地图面市
轨交13、16号线 后天启用新运行图
东航季节性开通 浦东-奥克兰航线
小心“秋冻”养生不成反惹病
谢绝“妈妈陪” 拦住婚介所
文明用厕口号 评选结果出炉
体彩公告
中国福利彩票
上海地区天气预报
今日黄金·外币牌价
长三角城市天气预报
世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新民晚报新民资讯A10小心“秋冻”养生不成反惹病 2014-10-22 2 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