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主题歌《reach out》
《reach out (冲刺)》或许是中国观众听到的第一首奥运会主题歌,因为那年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夏季奥运会。
在我们的运动员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的同时,我们也记住了美国著名的黑人歌手莱昂内尔·里奇。这个顶着爆炸头的歌手曾经唱过脍炙人口的《say you, say me》、《endless love》等,是格莱美奖、奥斯卡大奖和金球奖的唱歌。
他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演唱的 《reach out (冲刺)》后来成为当时国际上最流行的单曲。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歌《Hand In Hand(手拉手)》
《Hand In Hand(手拉手)》是一首旋律动听的电子乐,由意大利人、美国人、韩国人共同制作。萨马兰奇一度非常喜爱这首歌曲,认为它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这首歌曲的作曲家、意大利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大师吉奥·吉莫洛德,曾于1993年为北京申奥创作《好运北京》。他在歌曲段落末尾糅进了朝鲜民歌《阿里郎》里的一句咏唱,这个鲜明的民族标签成为这首歌的点睛之笔。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主题歌《Amigos para siempre(永远的朋友)》
参与制作这首奥运会主题歌的几个人都是超级大牌,演唱者包括“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以及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西班牙的卡雷拉斯。而歌曲的曲作者是英国音乐家韦伯,风靡世界的音乐剧《猫》就是他的作品。布莱曼之后还唱过一首奥运会主题歌,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我和你》。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歌《Reach(登峰造极)》
这首歌的演唱者是一个传奇。伊斯特芬,美国的古巴裔拉丁歌手。不但是美国拉丁流行乐天后,同时还是迈哈密大学的心理学学士。然而,一次车祸让这位女歌神半身瘫痪,但她最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当她站在亿万人面前放歌奥运时,没人知道她脊椎里植入了两根8英寸钛棒。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题歌《The Flame(圣火)》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题歌为The Flame,中文为“圣火”,由澳大利亚的女歌手蒂娜·艾莲娜在开幕式上演唱,主题曲非常大气磅礴。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这首歌便被推出,却反应平平,而来到灯火辉煌、亿人瞩目的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现场之后,它在一刹那拥有了一种博大深远的气质。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题歌《Oceania(海洋)》
这首歌曲是冰岛音乐狂想者比约克的作品,带有她一贯另类的音乐风格。探索而充满了想象力:东方特质的摇滚、电子味的朋克、另类的民谣,使它完全区别于体育歌曲的激越高昂,更像是一种天籁。比约克曾经且仅仅出演过一部电影——《黑暗中的舞者》,夺走了当年的戛纳影后桂冠。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you and me)》
《我和你》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由常石磊、马文和陈其钢作词,陈其钢作曲,中国歌手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
没有气壮山河,没有纵横捭阖,《我和你》,闪耀着人性与情义的光华,以舒缓而温情的方式,让亿万观众如沐月光清风,在天籁之音中感受“地球村”的和谐之美,传递着和谐世界的人本理念,已然成为奥运主题歌中又一首传唱不衰的经典。
●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主题歌《Survival(生存)》
在伦敦奥运进入最后一个月倒计时之际,英国摇滚乐乐队缪斯Muse的新单曲《Survival(生存)》被定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官方歌曲。乐风融合了独立摇滚、前卫摇滚、重金属音乐、古典音乐与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