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业
谈璎
  里约奥运会几天前结束了,人们为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深受激励之余,欣喜地看到,奥运会同样是中国制造的“主赛场”。“奥运地铁”上奔跑的列车,建设奥运场馆的重型机械,奥运火炬手的服装,空调设施以及安检设备,甚至是里约港湾里的渡轮,中国制造在赛场外同样收获了一块块优质产品“金牌”。

  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实业是撑起经济持续发展的脊梁,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是上交税收的主力。在出口一直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国内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对“世界工厂”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比拼价廉,现在追求物美。令人惋惜的是,因为机制不畅、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市场环境剧烈变化等诸多原因,为数不少的企业难以适应现状,有的还在勉力支撑,有的则关门大吉。从新增贷款数据看,住房贷款虚火旺盛,实体企业波澜不惊。

  想起两个真实的例子。一位是福建某企业的老板,工厂的产品外贸出口,毛利率一降再降。他庆幸自己当初做了一笔成功的投资,成为某家银行的众多股东之一,后来银行上市,每年的业绩和分红都令人满意。还有一位是酒类经销商,这几年卖酒生意不景气,歪打正着的是,他在多年经营过程中曾经买下4套位于商务楼里的办公室,增值明显,打算卖楼歇业移民去了。

  实体经济对贷款需求弱,宽松下充裕的资金涌向了楼市,带来了隐忧。高房价不断拉高企业用人、经营场地等各方面的刚性成本,令实业不堪重负。企业家掌管企业是一项复杂的劳动,从早到晚在操心:订单是否能抢到,产品质量控制好,新产品战略研发,管理者考核激励,财务风险要控制……就这样,市场时时变化,企业未必能做到旱涝保收,一刻不能松懈。

  反观这些年,房产投资成为最轻松、收效最好的投资行为。只要买入并一直持有,不需要动什么脑筋,没多大风险,赚的钱却超过投资实业。从长期看,不正常也不可持续,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如果一直这样,辛辛苦苦做实业的,还有什么发展的动力?这一现象迟早会改观。

  当然,企业家本身也需要定力。去年股市最火爆的时候,有些企业家忍不住入市炒股,结果蒙受巨大损失。还是坚持主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为好。

  上周日在北京采访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他说,35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成功,但世界一流的企业还是太少。中国的好企业还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要不忘初心。中国的企业家不容易,应多加呵护,企业家精神是当下的宝贵财富。

  多关注实业,推动企业进步发展,是社会的责任。 

  首席记者 谈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金市汇市
   第B0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专版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C04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前沿
   第C06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投资P2P 三要三不要
大幅回调是入市良机
阿布扎比金融巨头:期待有更多合作
实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广告
新民晚报金融城B01实业 2016-08-27 2 2016年08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