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本谁都可以看得懂的书,用理论“救”中国足球。早已退居二线的吴金贵,回归申花青训后,力图为青训贡献一份力。
伏案多年的教材
康桥训练基地发布厅,吴金贵一身西装领带格外有气质。
“因为中国足球太缺乏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书,所以我就有了写这样一本有关442阵型整体攻防及位置训练的实用书籍的想法。”吴金贵说,“从德国回来后,我前前后后借阅了很多资料,这是本谁都可以看得懂的书,不仅适合职业教练、青训教练,甚至包括球迷都该去多看看、多掌握。442阵型是一个最基本的阵型,这个阵型的演变也让比赛阵型更加灵活多样,比赛更加精彩更有技术含量。”
这本书通过解析足球比赛中的442阵型,以此来更好应对4231、352等阵型的攻防。
“发展足球,我们的青训教练极为匮乏,而教练员的培训又是重中之重。”特地赶来的市教委和市足协负责人,现场感叹道。上海足管中心主任沈雷认为,如今中超联赛外教当道的大环境下,这本书来得非常及时。他说,接下来,这本教材将进入校园,作为校园足球教练的教材。
吴金贵表示,下一步他还将结合战术阵型,撰写352等其他阵型体系的足球技战术书籍,帮助基层足球教练更好地理解足球理论知识。
穆里尼奥的设备
在中超土帅的位置摸爬滚打10多年,重返申花,吴金贵的职位是技术总监。年初刚来基地报道时,他总是微微笑着,摆摆手,“没什么好采访的,少说话多做事吧。”
而这一次,在谈到青训时,他才滔滔不绝起来。他允许摄制人员进他家拍了一段视频:五百多本书,四台电脑,吴金贵的书房看起来很拥挤,这也是他的工作室。在他的推荐下,本赛季申花购买了一套3D图像数据分析系统,通过3台台式机、1台笔记本电脑,吴金贵和他的两个助手为每场比赛做分析。“穆里尼奥和他的团队用的就是这套设备。”吴金贵说,“比赛中的所有细节和内容,都能通过全景和分镜头展现出来。比如一个界外球,我只要点击一下,就能自动记录到系统中,非常清楚。”
吴金贵告诉记者,最辛苦的是每场比赛结束后,两个助手要连夜工作,次日上午将制作好的录像分发到每个球员手里。“穆里尼奥准备比赛有100张纸条,我们做不出100张,怎么也要保证50张吧。”吴金贵笑着说。
从德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带回来的足球训练教材,占据了吴金贵的书橱和书桌,“这可都是我的宝贝。不过,我还没有看完所有书,等我全部消化完毕,这五百多本书籍中的精华,我会慢慢奉献出来给大家。”
分析情报,这是吴金贵在申花干的事。难怪董事长吴晓晖说,“曹赟定能够入选国家队,吴指导功不可没。”
享受如今的工作
从1996年进入申花教练团队,在其20年的职业教练生涯中,申花经历是吴金贵浓墨重彩的一笔。
写书过程中,和申花主教练曼萨诺有过交流吗?吴金贵笑言,“我带队申花的时候,成绩比他好。”
这不是玩笑话。吴金贵带申花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执教绿城时则帮助浙江足球实现了第一次参加亚冠的梦想,还帮助国家队拿到了2004年亚洲杯的亚军……
申花主教练、绿城主教练、青训以及写书,哪一份工作最让你愉悦?对于这个问题,吴金贵坦言,“其实每干一份工作都让我很快乐。”重要的是,起起伏伏,他始终活跃在足球事业中。
他现在时间被分成三段。在康桥训练基地,他和其他普通员工一样,在一间大办公室里工作。他自曝每天睡觉时间很少,“每天我都要在青训学校和康桥基地两个地方来回跑,回到家还要写书,中午争取小憩一下。所以中午别联系我。”他笑言。显然,他很享受现在这样的工作状态。
申花是真正的家
2016年中超赛场,16支中超球队中只有3位本土教练(李铁、贾秀全、马林),数量追平了历史最低纪录。
这是吴金贵第四次回归申花。经历了10多年的中超执教,他很确定,在55岁的年纪,青训就是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他拥有德国科隆体育学校的MBA学位,有职业球队和国家队经历,但如果还有球队邀请他做主教练,他还是想做现在的工作。吴金贵说申花是他真正的家,“这些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申花给的。有几次在国外别人看到我,都说这是申花的教练。”
而现在的申花,梯队和青训,需要有人来抓。吴金贵现在做的,就是想要长期扎根青少年足球。
临别时,吴金贵还忙着在一本本书上签名。“我自掏15万块,买下几百本书,都是要送身边人的。”他说。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