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历史上,整座城池或因战乱或因自然的侵蚀最终成为废墟的并不在少数,但像庞贝这样在一夜间告别繁华,所有建筑所有居于其中的人们被瞬间尘封,而后又被完整保留了千余年的城市是绝无仅有的。多少光荣与梦想,多少爱恨情愁,都伴随着这座曾经的古罗马帝国最繁荣的城市,在那一瞬间仿佛被装进了时间胶囊中。
公元前80年被古罗马吞并的庞贝中,城市居民约两万,有600多个商店,仅圆形竞技场就能容纳上万名观众观看角斗士竞赛。但就是这样一座经济繁荣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却在公元79年8月24日,被突然喷发的维苏威火山发出的巨大量的火山灰、熔岩和有毒气体掩埋消失。当我飞越重洋,也踏足在这片土地上时,庞贝的确有它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的魅力,它承载了那么多生命的爱与哀愁。我仿佛能穿越到公元一世纪,感受到那些并不曾随时间一起荒芜的炽热情感。
感受庞贝人的生活气息
庞贝的有序发掘始于1876年,但直到今天,挖掘工作其实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我们在参观时就见到了考古学家正在从泥土中清理一件陶器。庞贝当时已建立了完备的水道设施,当时的水管用铅制造,水龙头用青铜制造。在道路两边不时会看到呈四方形的可供接水的池子,青铜的水龙头连接在石板的浮雕上,浮雕造型各异,有的是兽首有的是人脸,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些水龙头都依然能使用,不断有游客接水,感受庞贝人的生活气息。尽管如今的庞贝看上去似乎只剩下成片的废墟和残存的壁画,但通过这些流淌不息的水流,我们依然能怀想当年庞贝人灌溉葡萄园,用雕塑华美细节考究的喷泉装点庭院,在水气氤氲的公共浴室里高谈阔论、尽享欢愉的场面。
到庞贝,看大宅邸的遗迹。庞贝人的宅子呈四方的回廊式结构,以中庭和庭院为中心。庞贝人会将整面整面的墙都画上壁画,无论是外壁还是房间内部的墙壁,只是在题材上会有区分,庭院壁画大都是自然风景,而室内的壁画则都是神话人物和传说故事。
走在庞贝的石头路上,大体能看到当时城市功能区域的划分,商铺按行业分街设置。交通主干道上留有深深的车辙印记,每个交叉路口都有用石墩做的交通减速栏,马车经过路口自然只能放慢速度。集市一侧还有步行街,用大约高至膝盖的石墩做间隔。
角斗士血脉的张力
在庞贝椭圆形竞技场的周围呈拱形排列的是低矮的房屋,那是角斗士们的栖身之所,这些石头屋不仅逼仄还根本就没有床,角斗士们每天就是睡在地上,因为他们并不曾被贵族视作人来看待。角斗士赢得三次胜利才能成为平民,我们在竞技场的石柱上看到了一个角斗士歪歪扭扭地刻上的一句话——“我赢了三次”,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血泪辛酸,饱含着多少对自由的渴望,我想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吧,而这份渴望在历经了将近两千年岁月的风尘洗礼后依然能打动远道而来的人们。那一刻我仿佛能听到看台上人群的沸腾,感受到这个角斗士血脉的张力。
人们曾在庞贝城的一幅壁画上见到这样一句话——“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体的生命何其短暂而脆弱,而整个庞贝城,却因为大自然勃勃的生命力而被凝固在了历史的记忆中,成为永恒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