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金融城/中国商学院/金市汇市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供给侧改革的难点:劳动力转移
张炯强
  眼下,如火如荼的供给侧改革正在进行中,难点何在?近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举办的“供给侧改革下的职业发展公益论坛”上,华东理工副校长、经济学家吴伯钧教授认为,劳动力能否成功转移,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吴伯钧介绍,在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要转型也好,要发展也好,传统的经济要转化为一个现代经济,其实是有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任务,一个非常难的任务是怎样消化在传统部门中的劳动力,转化到现代部门的劳动力中去。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劳动力很丰富,从农村最终转移到城市里面却很难,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刘易斯难题。现在,南美、东南亚、包括现在中国,都面临这个问题,很难转,最难的不是短期的转化而是转了以后的融入。

  吴伯钧说,有一个说法,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离开了土地,从农村走向城市,据说已有2.5亿人进了城。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农村人口进城,只是浅城市化,或者是半城市化,因为人来了,但是没有成为永久的移民。在吴伯钧看来,两、三亿人进来之后,需要让他们安家,成为所在城市中的一部分,真正的融入城市,形成一体的文化和社会,而在当下中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吴伯钧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成功,就是得益于我们已经完成了这样一个三分之一人口的转移,最核心的是形成了一个劳动力市场。但是,这个劳动力市场不是一个非常高端的,是普通的劳动力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我们所说的经济转型、产业调整,面临的本质性问题是基于不同技术条件之下的市场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劳动力市场的提升。如果我们仍依据原来的这些技术,原来的这些资源,再要用低价的劳动力来发展会有问题的,因此,要转型成功有一个核心,就是劳动力的问题。全世界经济发展和转型,以及到最后进入发达的程度,有很多的市场贡献,但是最核心的、最基本的还是劳动力。

  吴伯钧表示,在人口转移的问题上,我们现在不仅要注意农村来的农民工,还要关注另一个市场,即职业经理人市场。中国现在这样一个经理人市场,人数规模在扩大,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其中的原因居然与农民工进城一样,面临人事制度的限制、户籍的限制等等。这位经济学专家举例,比如,华东理工有多位MBA毕业生就受到上海市户籍限制的烦恼,还包括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户籍、经理人内部的壁垒。在这种背景下,大量国外希望到中国市场发展的职业经理人进不来,进得来也待不下来;有的待得下来,退休以后没有保障。

  吴伯钧认为,这一系列的因素都限制了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职业经理人市场,一个经济体要转型,一个经济体要从中等收入阶段进入到发达的高收入阶段,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政府、学校要多想办法,尽可能地消除一些壁垒,让更多外来人口融入城市。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会刊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金市汇市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C04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6版:观点/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2016复旦全球领袖论坛:重塑未来
供给侧改革的难点:劳动力转移
美元指数再创新高 欧元日元遭受重创
鹰派纪要强势来袭 黄金失守千二关口
中银资讯
新民晚报金融城/中国商学院/金市汇市B03供给侧改革的难点:劳动力转移 2016-11-26 2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