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购物新魔法
“菜来了。”一台小车停在餐桌旁,打开透明盒盖,瓮声瓮气的机器声提示取餐,它的“肚子”里,是一条热腾腾的清蒸鱼。今年2月,盒马鲜生在上海南翔开出第一家机器人餐厅。在这家餐厅中,从点菜挑选海鲜开始直至食物上桌,几乎都不需要人工干预。顾客到达后只需要在门口大屏幕完成选座、入座后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点餐付款,就能坐等AGV小车将选好的饭菜送到自己面前,从进门到吃上海鲜大餐,全程不会超过30分钟。
这样的改变,源自AI+服务的智慧。AGV小车,即自动导引运输车,是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混合感应技术,实现障碍物识别、躲避,菜品检测。出餐后,送餐速度平均在40秒左右。AGV小车针对中式餐点有汤汁等特点进行了改造,通过人机物理隔绝,保温又卫生。这一套系统解决了菜品从制作到端上顾客餐桌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苏宁发布的“小狮弟”移动售货机器人,同样被人工智能施以“魔法”。它的“肚子”里装满商品后,通过SLAM算法及图像识别技术实时构建地图,哪里人多往哪“钻”。一旦识别到人脸后,就停下主动推销商品,经用户刷脸识别身份后,购物门自动开启,供顾客挑选商品。
街边小店新模板
上海的地铁站里,你一定见过这样一座“小型工厂”——“天使之橙”,只需等待40秒,就可以喝到现榨果汁。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天使之橙”带来了它的新伙伴,X-24h智慧便利店。
店内设立三台鲜食仓,售卖新鲜沙拉、现烤面包、风味披萨、椒香鸡腿、意大利面、创意便当等食品。三台鲜食仓另一侧,是三台提供现做咖啡、现榨橙汁、现制冰淇淋的智能货柜。“X-24h智慧便利店整合视觉识别、重力感应、智能锁鲜、智能烹饪等前沿技术,实现无人化理货、无人化制作、无人化售卖。”巨昂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周祺告诉记者。“我们和手工达人形成合作,他们再也不用凌晨起床包包子、蒸包子、卖包子。通过我们的技术,手工达人只需在下午制作好急冻,交给我们的物流车,送至X-24h智慧便利店仓储里,机器就会在凌晨自动进行预热,早晨进行加工售卖。”
无人重卡新物种
别以为AI+服务领域,只有“轻量级”选手,大块头同样有大智慧。西井科技发布的首款全时无人驾驶重卡Q-Truck,让“人工智能+工业时代”的重型卡车,对于场景的适应性变得前所未有的灵活与高效。
从外观看,Q-Truck采用无驾驶室整车设计理念,车头来自乐高积木灵感的模块化设计,加上炫酷的飞翼一体式LED车灯,让工业氛围融入后现代的北欧设计感。
“从一开始,我们探索的便是如何创造一部能更好满足特定场景下所有需求的新物种”。据发布者介绍,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自由选择电池电量,传感器等的组合方式,多口径定制拖挂鞍部,适应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拖挂需求。
无独有偶,一辆名为“行龙一号”的无人重卡也已登陆苏宁物流上海奉贤园区。作为苏宁无人驾驶项目里重要的一环,它主要解决苏宁物流园区到物流园区的干线运输和园区内的自动驾驶问题。众所周知,“避障”是无人驾驶领域的老大难问题,“行龙一号”在物流园区路段可以实现自主避障、自主规划路线、自动精确泊车等功能,两次驾驶误差可控制在2cm以内,在行业内处以领先地位。
本报记者 马亚宁 张钰芸
见习记者 郜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