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决赛阶段日前落下帷幕,大赛圆满成功,这是火车头体育场重整改建后第一次承办市级大型足球赛事。
说起火车头体育场,它与足球,特别是群众足球运动渊源颇深。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以产业系统为单位大力发展体育运动,火车头体育场是最早建造的体育场之一。半个世纪以来,这座球场成为上海群众足球发展的见证人。2012年,火车头体育场改造,升级为火车头体育文化休闲主题园区,入驻企业享受返税政策,是上海铁路局和闸北区首个将体育、文化和休闲等相关产业有机融合的创意产业园区。11人的正规球场铺设了人工草皮,重修了跑道,以全新的面目迎接足球爱好者。听闻“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正寻觅主办场地,火车头体育场管理层主动联系新民晚报希望合作。于是,上海最悠久的青少年业余足球赛事落户上海资格最老的球场之一,“新民晚报杯”焕发出新的生命。
铁路人做事诚实质朴、一丝不苟。火车头体育场承办“新民晚报杯”处处体现出这种作风。为了本届“新民晚报杯”,体育场做了充分而大量的准备工作,周密部署,设计了很多预案。了解到开幕式当天可能下雨,体育场将羽毛球馆、乒乓房临时辟为室内集合场所,并为到场的800多人制订了一套有序的进场、退场方案。大家还从网上查找商品、商店等信息,再到城隍庙等地的商铺实地查看商品,几番比较,选购了价廉物美且实用的雨衣和雨伞。开幕式当天,中途飘下了雨滴,同学们披上五颜六色的雨衣,倒也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案。
体育场日常的晚场球赛到10点半结束,第二天上午还要进行“新民晚报杯”决赛,此时,工作人员才开始划分场地,每天忙到午夜2点才完成。想到明天的比赛,他们竟睡意全无。一早,体育场人员全体出动布置场地。白天杯赛结束后,大家再将球场恢复到晚间赛事的要求。
决赛结束当天,尽管细雨绵绵,参赛的学生们纷纷在火车头体育场的标志——一座退役的蒸汽火车头前合影留念。他们当中一些人将离开中学,告别“新民晚报杯”,但还会有更多热爱足球的孩子来到这里挥洒青春、强健体魄。
整装出发的火车头体育场将以“新民晚报杯”为起点,成为推动群众足球运动发展的“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