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收养困局待解
潘高峰 李一能
图 IC
  尽管打击网络贩婴态度坚决,警方在办案时还是尴尬,民间收养肯定不合法,但沈女士们的行为要不要处以刑罚却难以决断。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指出,不是出于非法获利目的,而是迫于生活困难,或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私自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给他人抚养,包括收取少量“营养费”、“感谢费”的,属民间送养行为,不能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论处。

  另外,婴儿找到后,孩子该给谁?按规定,孩子无法找寻父母的,1岁以下儿童交由民政部门送往福利院,1岁以上儿童在采集其DNA信息后暂时寄养在养父母处。由于这些孩子大多能找到生父母,不符合送往福利院的条件,但如果还给生父母,或许又给他们提供了一次谋利机会。对收养人而言,他们是真心要收养孩子,一段时间后收养者和孩子之间已有了感情,强行拆散无疑是二次伤害。此外,解救后,婴儿按照假出生证明申办的户口需要销掉,但销掉之后,婴儿无处落户,重新办理户口也有着一定的难度。

  那么多人“铤而走险”,折射出我国民间收养困局。上海通过正规途径成功收养的案例较少,但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排队登记收养的大有人在。福利院的孩子多患有疾病,许多收养人不愿意收养。《收养法》规定,民间送养方和收养方即使达成协议,也必须具备送养和收养条件,办理相关手续,才能成立收养关系。  本报记者 潘高峰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公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阳光天地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自愿”买卖婴儿也属违法
民间收养困局待解
民政部表态:“婴儿安全岛”有利于接收弃婴
美国版焦点A04民间收养困局待解 2014-03-18 2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