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询中发现,由于长期处在老师关爱、同学羡慕的高关注度中,颖颖的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在颖颖的心目中,受人关注、有权指挥别人是成功的标志。她习惯于在老师那里享受特权,在同学那里指挥一切,沾沾自喜于班长的身份所带来的权力,以及使用权力所带来的成就感。她认为当班长证明自己很出色、有能力,而一旦落选,则说明自己非常差,她的自我价值完全由老师同学的评价,以及班长的职位这些外在的东西所决定。落选班长在她心里所造成的冲击无异于发生了一场强烈的地震,这一事件粉碎了她内心这么多年建立的自信的自我形象,使她一下子陷入了自卑的深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心理上的急性创伤事件,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都会对颖颖将来的人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我们所接触的孩子逃学厌学的案例中,都有着类似在学校发生的选举落选、被老师羞辱、与同学闹矛盾等创伤性事件,这些大人眼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因为孩子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而被放大。并且由于得不到大人及时的帮助,日积月累而在孩子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造成了很多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心理学研究也早就证明了,孩子一切不当行为的出现,背后都有着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的原因。因此,要改变孩子的不当行为,须从了解和处理孩子的心理原因入手。
我们通过共情技术,接纳颖颖因落选班长所产生的委屈、失落和不满情绪,与她共同分析落选的原因。并通过角色练习,让颖颖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看到她的同学不选她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她的霸道和强势对同学造成了伤害,从而放下不满和委屈、抱怨情绪。成长经历的回顾使颖颖重获自信,她终于明白自己聪明、能干、热心、勤奋等优秀品质并没有因为落选而失去,虽然暂时遇到挫折,但自己仍然是优秀的,不做班长不等于不能够为同学服务,只要改正不足,相信可以通过自己努力重新赢回同学的信任。
笑容重新挂上了颖颖的脸庞,以前那个自信、优秀的颖颖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又回来了。相信经过这次的挫折,颖颖以后会更加勇敢、自信与成熟。
吴亦君亦君工作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互动博客:http://blog.sina.com.cn/ww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