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说:“上帝不是教我们人人生而平等吗?那女孩和女人,你说选谁?”是啊,公开公平公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你会帮助谁?”“汪洋上,只有一艘船,你只能带五个人走,你带谁?”“今年房价是涨还是跌?”……这样的无厘头面试题,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尽管试题再开放、答案再创新,你说,选择张三或选择李四,真能保证人人平等吗?到头来,在雷人的考题面前,恰如玉墨的一声叹息:“有时我们反而不想知道真相。”
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于被自主招生的巨浪拍死在沙滩上,或正在成功突围的考生,不由得人们不赞一声:“他们很坚强、勇敢、细腻、出色。”不是吗?全国每年通过自招真正享受加分优惠的,只占考生总数的万分之五。且不说绝大多数沦为陪考的学生感受如何,即便是千里挑一的“人才”,一路的艰辛和惆怅,人们都有理由对他们说一句:“我这样看着你,就仿佛看见你经历的一切。”
自主招生经历了十年之变,也承受了十年之痛,更仿佛要徘徊于十年之痒。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但青少年仍挣扎在应试教育的泥淖。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相信,靠不遗余力的“掐尖”就能完成钱老救国救民的夙愿。结盟也好,单招也罢,充其量只是高校为抢生源而抓在手上的救命稻草。“我既不能救国家,也不能救人民,就只能救自己了。”这句话,犹如对现今名校自主招生乱象活生生的注释与反讽。
[本栏目内容上海电台在16时《990汇听天下》(中波990、调频93.4)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