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35岁以上的人跳槽很难,因为大部分单位都愿意要干活的,而不要那么多当头的。你要是扑到人家的地盘上去领军,十有八九不如意。除非你有非常深的人脉关系、较大的客户群,或者是特殊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比如总会计师、总审计师,或者是有声望的律师等等资深人士。
我们单位的小侯,37岁了,来来回回在中层干部的岗位上晃悠了好几年,总提拔不了。仗着有点老客户,他向领导暗示了好几次。无果,终于忍无可忍地宣布跳槽,说是到某单位试用一年后,对方就提拔他当经营副厂长。可我们都觉得有点玄——经营副厂长属于要害部门的领军人物,等于单位的龙头,一般都不会轻易地许诺,这“一年试用期”会不会是诳语?用我们经理的话说:“现在缺的是干活的,人家干得好好的,凭什么让你一个外来户去领军?”小侯不听大伙劝,去意已定,而且准备把他的客户也挖过去。可我们单位的经营主管,早就洞察了他的心思,还没等他挖墙脚,就不露声色地先把客户摁住了——他的客户,看重的是我们国企的招牌,而非他个人的面子。客户带不过去,小侯这一年试用期,过得非常艰难。到最后不但没有当上经营副厂长,连中层干部也吹了——回原单位回不来,在新单位呆不下去。想再换地方,谁要快40岁的人?他后悔不迭:“我明白了,即使我真把客户带过去,也当不上经营副厂长。人家要的是客户,而非我这个人,如愿之后,照样过河拆桥。”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单位的这总那总们,在位时牛得很,可退休之后,却很少能在外边继续发挥余热。没退的时候,想得美着呢,觉得有的是地方请我去当爷。退了以后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回事——现在都年轻化,雇个小青年,又方便又便宜,谁会请个祖宗去领军?多少跳槽的事例证明,年轻是最好的资本,35岁以前,看准了赶快跳,跳一次就得有一次收获,别放空枪,也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临近35岁的时候,就应选好安营扎寨的地盘,35岁以上再跳槽,就应格外小心了,这个岁数一般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