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跳槽,我的心就会扑腾一下,因为“跳”意味着无限可能,而这无限可能里,包含太多诱惑。
几位儿时好友在群里闲聊,谈未来的打算。
明说,现在是不会再跳了,稳定了。
青说,不想跳了,也跳不动了,被孩子绊着。
我还摇摆不定,说看机会。
处在三十而立的门坎,我们每个人都有了方向。
当年,明一说想跳槽,家里人就炸开了锅。的确,在他们看来,从一个稳定的国企大厂正式职工,跳槽到一家小私企做程序员,太不靠谱。可明铁了心,3个月时间,就能独立为客户设计程序。半年后,他跳到另一家企业,工资翻倍。一年后,又跳槽到沿海大城市。反复折腾了几次,总算稳定了下来,现如今是企业高管,工资翻了几十倍。车子房子都买好了,而当年同在国企上班的朋友,都因企业改制下了岗。
和明相比,我的路比较曲折。30岁以前,我也经历过N多跳槽经历,尝试过很多工作,服务员、业务员、文员、绘图员,一步一步改变着职场的轨迹。直到有一天,我爱上广告这一行。我走了很多弯路,可我并不后悔,追逐梦想的过程让我充满了快乐。
青是我们中最安于现状的一位。毕业后早早嫁了人,找了份清闲的文职工作,一干就是好几年。如今,仗着有个安稳的家,有个踏实的老公,把事业丢到了一边。不免有些失落,说是错过了最佳的跳槽期。
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就应该给自己多一些机会去尝试,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不要等到老了去后悔。25岁之前,最重要的是找到兴趣点获取经验值;30岁之前把兴趣点做精,努力成为专业人士;35岁之前把路拓宽,努力成为管理者;35岁之后就该安稳地当领导了。
要走好每一步,必须选好“跳板”,选好了就勇往直前,猛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