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一些企业老总来给我岳父拜年。说话间,岳父把我的简历丢给大家,请他们“顺便”留意一下是否有合适的岗位。春节假期后没几天,我就收到三个offer,都比我现在的40万年薪还要高出一截。
我跟公司签合同时是有禁业条款的,按道理,我不可以在离职后3年内在任何行业从事相同工作,但我跟老板豁翎子时,老板说话很上路:“谁敢跟你打官司?你家老丈人第二天就能把我们公司查个人仰马翻!”所以说,跳槽也要拼爹啊。
现在我还在斟酌:究竟是继续留守,还是从三个职位中挑一个?
一方面,老板给了我一个暗示,说是年中公司架构将有调整,我可能会有新的机遇,“做生不如做熟”,这份期许让我跳槽的愿望一下子减弱很多。
但另一方面,已经在这家公司干了5年,所有事情几乎都了如指掌,不夸张地说,就算休个长假,靠着遥控指挥,也能让全部门运转正常。所以,压根已经没有什么挑战可言。才36岁的我,不甘心每天都过得这么平稳,或者说——平淡,这才是我跳槽的最大动力。
到了我这样的年纪,跳槽已经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像我的小表妹那样,毕业证还没拿到,已经跳了两家单位的事情,想都不敢想。说句自嘲的话,人近中年,已经没有资本想跳就跳了。
我看周围的朋友,无论是住松江独幢别墅、年收入几百万元的投行金领,还是工资不高、工作稳定的事业单位中层干部,或者工资既高、工作又稳定但人事纷扰不断的国企高管,人人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酒桌上侃起来,个个都是一副“热血哥”做派,貌似明天就能拍桌子潇洒“走”一回,但真正能付诸实践者,少之又少。到了这个年纪和职位,再跳槽,决定因素已经不是10%、20%的涨薪,或者公司的名头够不够响亮、给你的头衔够不够吓人了。能不能追寻所谓的“理想”,或许更加重要。
所以,我的一个朋友,移民国外做全职先生,陪老婆读书去了;有一个朋友,在一场大病后,放弃老板加薪30万元的挽留,回家种菜养狗去了;还有一个朋友,搞了一个葡萄酒庄,搞收藏玩情调去了;一个曾经年薪60万元的朋友更干脆,愣是什么也不干,就只给读小学的儿子做司机,整天忙着送他去这个兴趣班、那个兴趣班,把培养儿子当成了新的事业——我们因此常拿她儿子打趣:“乖乖,迭个小囡身价高的,请个司机年薪60万元!”
看上去,这些朋友都脑子坏掉了。不过,真正是为自己活,而不是为人民币、为老板活了。这槽跳得,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