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我一个木珠手串,紫酱黑色,沉甸甸的,还未接手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迷香,清雅朴素中透出的是甜。这种香气似乎飘散着佛庙古寺的韵味……
我就对他说:“我这个人是无神论者,不适宜戴的。”
联想到现在有的人手戴佛珠,而口里尽是不洁之词,也不怕玷污了佛祖……
朋友对我说:“这是串沉香珠子。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药理功效,它不仅能够去除秽气,还能够静心定神。你呢也不必那么较真,就你看不惯的东西多,一个开放的国度,应该有一个包容大气的环境,现今已不是一片红和一片蓝的那个年代了,有些个性的东西不也挺丰富和热闹吗?拿着吧,玩玩。再说,这也不是上等的沉香,那些太贵,我也送不起,但我觉得这珠子可以平心静气,对你怡情养性很有好处。”
见朋友言辞恳切,怯于情面,只好收了手串,回家便往衣柜里一放,也就算是了一事。
数个月后偶然打开衣柜取衣,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萦萦绕绕的就像原始森林里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原木芬芳,循香而去,竟是丢在衣柜角落被早已淡忘的那串木珠,不禁感叹,那么小小的一串珠子居然有如此远非凡香可及的清雅之气,看来真还有点学问了。
于是抽空查研了一下沉香。因其种类较多,一时难以解全。只粗浅溯源得知,原来沉香是瑞香科植物的树干被真菌侵入寄生,发生变化,经多年沉积形成的香脂,由于油脂的比重较原木大,比重大的沉香投入水中便会沉底,比重稍大的会半沉于水中,再次之则不沉于水。故现今人们统称之为沉香。
得其出处,不禁浮想联翩,原本的瑞香科植物,在历经了多年的老炼之后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仅有比原木质更坚实的心,还永远散放着木质的本芳。就像沉稳若定的心情,谦和静卧在水底,无非与世,自润于水。它最感人之处,就是它的“沉”,有着沉静内敛的品质。更也在它的“香”,一经成就,永不散失。似乎在告诉人们,面对浮华尘世,要保持着深沉的、永远不变的宁静和芳香。
浮世似浊水,俗木则随欲望波水流荡,无所定止。沉香是定石,即使在水中也一样沉静,一样的贞香。一个人如果内心有了“沉香”,便能静若参禅,不随俗世,信步游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