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湖南省张家界市纪委书记汪业元近日发布微博:“我的职务是市纪委书记,为了便于全市人民实行监督,我公开承诺如下:公开手机号码(13907445155),承诺工作时间保证开机,认真处理每一个来电、来信;公开办公地点(市委1号办公楼3022房间)……”
汪业元的承诺书受到热议,他回应,“我不是官员中的‘异类’”。之所以出现把汪业元当作“异类”的观点,可能与一种惯性思维——习惯于保密、习惯于给官员罩上神秘的面纱有关。然而,官员公开个人信息,是保证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需要,更是政治文明的内在逻辑要求。“一公开就异类”式思维早该倒掉了。
剔除“一公开就异类”思维产生的土壤,需要认识到公开的价值所在。信息公开,知情参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透明化是现代政府的基石,而要做到这点,就离不开官员的透明化。对今天的官员来说,必须接受隐私权受到限制的观念。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个人隐私应受法律保护,但当个人私事甚至隐私与最重要的公共利益发生联系的时候,个人的私事就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私事,而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它应成为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期待越来越多的官员加入主动公开的行列,打开对公众的服务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