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现代快报报道,有网友爆料称,南京大学将在校庆前夕移植牛顿故乡林肯郡的苹果树枝。南大校庆办回应,此事目前正在联络中,若进展顺利,“牛顿苹果树”将于一个月后现身南大仙林图书馆附近。
引栽“牛顿苹果树”,无疑是南大校庆一项有宣传价值的活动。虽然严格来说,今天的那棵“牛顿苹果树”是200年前那棵老树“克隆”出来的,仅仅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而已,但贴上“牛顿”的标签,即“身价”大增。显然,引栽“牛顿苹果树”是看中其形式价值。有意思的是,引栽“牛顿苹果树”并非南大首创,在此之前,天津大学、汕头大学已涉足。趋之若鹜引栽“牛顿苹果树”,是为了沾点“牛顿”名气,借以提升大学的品位与内涵。
只是,当下公众对高校颇有微词,高校需要反思的是如何重筑大学的精神品质。少一些花里胡哨的炒作,回归一种淡定与宁静,追求崇高与卓越,大学的精气神方能自然生成。引栽“牛顿苹果树”容易,但引进牛顿的科学探究精神却非朝夕之功。既然不远千里引栽“牛顿苹果树”,就别只图个门面点缀,倒可以此为契机深思,如何激荡起大学校园的清新学术风气。
中外大学各有所长,开门办学是一种潮流,相互交流能相互促进。何时一只苹果从“牛顿苹果树”掉下,能砸出中国的“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