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花开难捉摸,为何不能换个思路办花展,即不要形式主义的开幕式、闭幕式,花开的时间就是花展开始的日子,滨江森林公园成为沪上换思路办花展第一家。滨江森林公园今天宣布,从今年起,公园春秋两季的花展均不举行开幕式,取而代之的是发布赏花指数,首个杜鹃花赏花指数将从公园2万多株杜鹃初花期开始通过微博发布,秋天将发布观叶的“红叶指数”,“让爱花人踏准赏花节拍,观赏到最好看的花卉,才是办花展的宗旨”。
花儿常常失约开幕式
花展主角失约花展开幕式已屡见不鲜,今年已举行的3场花展都遇上了类似尴尬。世纪公园的双梅展,花展时间为1月15日至3月12日。由于去年12月上海天气偏暖,蜡梅早早于12月就开花了,比预定的花展开幕日期足足“早到”了一个月,而另一主角梅花至今未盛开,估计双梅展闭幕时正在梅花盛开时。辰山植物园的兰花展,闭幕时花开得正盛,兰花展因此延长了展出时间。今年莘庄公园梅花展开幕日期定在2月23日,预定的开幕日期临近,梅花却一点动静也没有,主办方只得在开幕前两天临时宣布延期。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拍摄南汇桃花节的摄影记者很痛苦,经常在开幕式上拍不到桃花的照片;有一年在长风公园举行的全国花展,主题花是郁金香,那一年上海春天来得特别早,花展开幕时,郁金香都谢了,只能紧急换花撑开幕式台面。去年滨江森林公园杜鹃花展,开幕时,花才开了一点点,闭幕时却是一片繁花似锦。
花展主角失约花展开幕式,不仅让爱花人不满,主办方也非常痛苦,前几年,不少公园开展花期预报科研攻关,有成果,但距离精确预测花期还很遥远。
既然花期预测在目前园林科研条件下还是不可能完成任务,那么能改的就是花展的开闭幕式。办花展的目的是让市民赏到好看的花,嘉宾在台上排排站、演员唱唱跳跳的开幕式,有多少意义呢?
首个赏花指数发布
从去年杜鹃花展闭幕,滨江森林公园就不断反思多年来的花展固定模式,并决定还市民一个最纯粹的花展,从今年起取消包括开闭幕式在内的一切与赏花无关的活动,并将原先用于开闭幕式的费用,全部用于引入更多杜鹃精品。据悉,今年,滨江已引进杜鹃新品上百个品种共计万余株,其中不少新品是去年刚刚培育出来,今年,滨江的杜鹃数量将翻一番,展出面积也将大幅增加。
不办开闭幕式的同时,滨江将尝试发布上海首个赏花指数,以“一花”至“五花”来表示,在杜鹃花迎来初花期、花开10%时开始发布,此时为“一花”,花开20%为“二花”,40%为“三花”、60%为“四花”,80%以上为“五花”。这个赏花指数将通过市绿化市容局官方微博、公园微博、网站、各类媒体等多种方式发布,“把花开的信息通过现代媒体传播,让花展与赏花真正做到合拍”。
本报记者 沈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