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连日飙升
80多位演职员聚在一起排演这出莎剧的出发点,自始至终是为了实现戏剧理想,因此该剧起初并不太注重宣传和票房。人民大舞台经理表示,纯粹靠戏院售票处每天对外零售,最初一周上座率在5成左右,已经属于戏剧零售的“奇迹”。但是,在现场,观众还是坐得很零落。当媒体披露了剧组老演员的幕后壮举之后,不少观众知道了焦晃在一只眼仅余三分之一视野的情况下依然激情四溢地登场;王国京哪怕双腿受伤也不影响演技发挥;还有不少演员从吴淞等郊区每天坐公交车到剧场来演戏,回家时都打不到出租车……被演员真情打动的各地观众纷纷主动联系制作人朱大坤,表示要多多购票入场。于是,从3月1日至昨晚的3场,票房飙升至每晚座无虚席,上台献花都要排队等候……虽然,焦晃的眼睛还未痊愈——因为服用降眼压的药片会同时降血压,而降血压会使他“提不起气”来。为了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他只得停用药片靠眼药水缓解……
观众心意感人
昨晚上台献花的有导演胡玫,前几天到场的还有导演陈薪伊等戏剧和影视界知名人士。朱大坤透露,使票房飙升的主体观众是大学生。2月底开学后,他们整批整批地前来购票。其中竟有个别同学连看8场。还有相当一部分外地观众,乘飞机坐火车地来沪度“莎剧周末”——周五下午到,周五、周六连看两晚后周日回家。盲童学校的12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听完了全剧,还选了4名同学上台献花。更有一批有车的白领,主动联系剧组,表示要开车接送演员们演出。“我们是为观众服务的,怎么能让观众为我们服务呢!”演员们觉得此事万万使不得。但是,白领们好说歹说,终于让其中住得最远的两位演员答应被送回家。其中一位演员打开车门时发现,送他回家的青年女“司机”还为他准备了一束花,顿时羞赧:“我一个老头子,怎么好意思让人家小姑娘送我花儿呢?!”
唤醒文化精神
上海戏剧界元老集体亮相演莎剧这件事,已经感动了社会各界。青年导演石俊认为,这已经从一个戏剧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理想追求的集体体验。起先,戏剧界和文艺界人士是去现场追忆学院派经典范本的。接着,大学生和白领逐渐意识到台前幕后蕴含的精神能量。这股能量随之波及到各个城市中依然保有理想的观众,纷纷赶赴上海,一起见证了这群演员不顾一切,也要固守戏剧尊严和精神家园的场面。正如昨晚焦晃在谢幕时振聋发聩的声音:“上海文艺界从来不是娱乐界!”如此掷地有声的话语,旨在唤醒文化精神。城市,需要有理想追求和精神能量的人们。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