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路,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马路,多少年来,它始终“默默无闻”地“静卧”在大上海版图的一隅。因此,绝大多数的上海人也许对它并不知晓。然而,我却对它始终深怀着一种浓浓的情结,因为我和它实在是有着说不尽的缘分。从小学起,我就每天蹦蹦跳跳地“前进”在佳木斯路上了。我们的学校——上海机床厂职工子弟学校就在路旁。六十年代的佳木斯路,还是一条地道的乡间小路。路的一端连接着军工路和一条铁路,另一端则通向广袤的田野。弯曲的道路两旁,除了几排老式的工房、零星散乱的农舍和一家混凝土制品厂外,便都是绿色的农田了。而通向“繁华”街区的唯一通道也就是中农新村边上的一座狭窄、陈旧的小木桥。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小伙伴们个个犹如脱缰的野马,尽情地在路上玩耍、嬉闹……
小学毕业进入中学后,我虽然不能够像往日那样每天“前进”在佳木斯路上了。但隔三差五的我依然还会在父母面前编造各种借口,然后到佳木斯路去找小伙伴斗蟋蟀、捉知了;甚至还会冒着生命危险,跳到路旁的河里游泳。看到有火车驶过时,便立即像“铁道游击队员”那样纵身一跃,飞攀而上,然后挥起手向小伙伴们致意。那种感觉啊,至今回忆起来还是很“英雄”哦!可是,随着中学毕业分配到崇明农场“战天斗地”后,佳木斯路也就渐渐化成了我少年时代的记忆,只能一回回在梦境里来到佳木斯路上溜达溜达。
弹指一挥间。想不到,九十年代初,我的父母竟然会搬到了佳木斯路上的一幢宽敞的新工房里。而当我怀着急切的心情,重新踏上佳木斯路,希冀重温少年旧梦时,却发现此时的佳木斯路已今非昔比了,它已经不是我少年时代记忆中的佳木斯路了,昔日的乡间小道如今已拓宽成通衢大道,并且开通了公交车辆。两旁的农宅、田野早已荡然无存了。代之的是一排排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各色新颖、漂亮的楼房、商场,充满欧陆风情的绿化小品煞是迷人。而我少年时就读的那座学校则完全改建成了一所美丽的花园式学校了。
这以后,我每周都要回父母家。而每一次踏上佳木斯路,我都会诧异地发现其周围“路况”的惊人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佳木斯路的变化简直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那座曾经让我流连往返的狭窄、陈旧的小木桥早已被宽敞的四车道大马路取代了;成片的田野变成了一块大上海的“绿肺”——黄兴公园;那家混凝土制品厂的地基则改建成了高档住宅区;更令人兴奋的是轨道交通8号线也通到了佳木斯路。
春去秋来,岁月荏苒。每当我漫步在佳木斯路上,我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目睹着这条路上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我都仿佛在品味、阅读一部史书。佳木斯路啊!你再也不是一条被人遗忘的乡间小路了。作为你的“同路人”,我为你骄傲和自豪,佳木斯路的明天将会像一条璀璨的“项链”般更为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