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吞吐4.7亿元现金
“我们到了。”当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把记者带到上海市西区支行门前,一眼看去,根本就没跟银行挂上号,更想不到这里平均每天现金吞吐量达到4.7亿元。只有门口通往中环线的道路上停着的多辆运钞车,才泄露了一点这幢神秘小楼的身份。
“员工打车来上班,出租车司机以为这里是看守所。”西区支行的魏为行长说。
工行上海分行有4家作为现金营运中心的支行。西区支行负责7个区的现金回笼和处理,服务149个网点、1037台自助机具(ATM)的钞券供应,635家工行客户单位的上门现金服务。现金营运中心的职责是提供集中化的现金保障,杜绝假币是它的重要职责。
按小门上的对讲机,进门,登记,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迈出另一道防尾随门,这才一窥小楼的庐山真面目。
两道“防火墙”反假币
每天早上,运钞车鱼贯而入,从金库中领取现金,运往银行网点、ATM等。现金营运中心对回笼的现金,有两道反假币的“防火墙”。第一道叫“清点”,点准金额,分清面额,识别伪造。清点的对象,是银行网点上缴款、上门服务的收款及自助机具钞箱尾款。第二道叫“清分”,由德国进口的大型清分设备担当。“今年以来发现的假币,绝大多数是网点收缴的,也有极少量上门服务收款清点中发现的。”魏为说。
这幢小楼里,探头比人多。271个摄像头,每位在班的员工大约“分摊”到2个,关于现金的一切都“有图有真相”。进入现金清点、清分区域,又要换一次证件。清点好的人民币,整整齐齐地垒成堆,10万元一叠百元大钞约重1.5公斤,400万元装满一个专用袋。
机器识别更多秘密
ATM大量使用,人机操作缺少当场核证过程,也造成一些争议。ATM里取到假钞时有耳闻,记者把这个疑问抛给了魏为。他说:“所有自助机使用的钞券,必须由专业大型清分设备供应。自助机具现金供应实施全封闭流程。工行上海分行对自助机具均采用‘钞箱更换法’,加钞维护时使用若干额定金额钞箱,换取自助机具内的钞箱,确保加钞流转中各业务人员无法直接接触到现金。”
据介绍,4台半人多高的大型清分机使用3年多来,没有一张假币、变造币能逃过它们的“火眼金睛”。除了我们平时了解到的水印、荧光、安全线等识别假钞的方法,清分机器能识别更多人民币的秘密,比如磁性油墨、红外线暗记等等。
存款机“口味”很挑剔
当清分机指定出钞口达到额定金额后,双人会同封装钞箱,至少有2个探头全程记录。装有卡封锁的钞箱,再加上盖有经手人印章的一次性卡封。如需打开钞箱,必须破坏卡封片。钞箱的装填、更换、开箱等环节都有据可查。
“也有人担心,会不会从存取款一体机里取到别人存入的假钞?”记者问。“存取款一体机有安装在内部的验钞模块,识伪反假,对每一张钞券特定部分进行鉴定,”魏为说,“用户哪天用哪张卡在哪台机器上取钱,都有记录。”针对在ATM发现数张同号假钞的传闻,工行相关人士表示,今年曾接到这类投诉个案,当着客户的面试着将他提供的假币存入自助机具,全部被机器拒收。“事实上,用户在自助机具上存钱常有‘不爽气’的感觉。一些真币因为折角、破损或用铅笔写了记号,也会被拒收,更何况假钞了。”
本报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