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祖平:近期沪深两市股指重心震荡回落,上证指数、深圳成指以及沪深300指数均创出年内新低,虽然券商、保险以及银行为代表的三大金融板块不时出现护盘,中国石化、宝钢股份等指标股也对股指的稳定有所积极作用,但地产、酿酒食品以及有色金属板块调整对市场构成压力,强势股的补跌使得市场中个股的赚钱效应弱化,最终上证指数月K线自2005年以来首次4连阴。不过有几点值得关注:其一,权重蓝筹品种增持、回购的频率加大,显示蓝筹品种估值优势逐步显现;其二,自2453点调整以来未有像样反弹,调整时间已经超过80天,为2008年以来调整历时最长的一次;其三,31日沪市日成交金额萎缩至352亿元,创2009年以来地量;其四,近期强势品种先后出现补跌,市场的整体风险有所降低。故笔者认为,市场中长期大底尚需耐心等待,但是在经历长时间的调整之后市场将出现阶段性反弹行情,投资者可考虑逢低加仓操作摊薄持仓成本,板块方面则建议关注前期超跌的业绩稳定的优质品种,以超跌反弹的角度挖掘市场反弹机会。
申健:本周市场继续延续前期跌势,深成指与上证指数走势趋于同步,两者均创出近三年来新低。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中小市值类强势股纷纷步入补跌行列,其实强势品种的补跌行情从月初就已经拉开了序幕,从先前的酒类医药到后来的房地产券商,前期强势板块似乎经历了一轮挤泡沫的过程。本周市场再次涌现补跌潮,中小板及创业板指数均放量下跌形成技术性破位走势,中小题材股风险仍在进一步的释放中。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风格转换的迹象,大盘蓝筹股出现了企稳回暖走势,周二盘中“两桶油”的放量异动及宝钢股份在回购刺激下的涨停走势都引发市场的积极联想,推动指标股集体拉升。蓝筹股公司积极开展回购使得该板块的估值洼地效应进一步彰显,其风险要远远小于那些题材类个股。短期来看,大盘仍未摆脱震荡寻底的格局,或许指数向下空间不会很大,但题材股的杀跌会来得比较猛烈。操作上投资者仍需保持一份谨慎,等待一个较稳妥的右侧进场机会。
邱秀海:本周沪指继续盘整,前四个交易日盘中连创新低,日成交量多数在500亿之下。从资金流向统计来看,在金融股护盘背景下,本周少量资金净流入保险板块,其余板块均为净流出,总体周净流出接近40亿元,与盘面连续探底势态相符。从消息面来看,也并不是完全偏空。证金公司正式启动转融通业务试点,先行办理转融资业务,券商作为首批借入人向证金公司融入资金,为市场带来一定短期增量资金,给目前低迷的行情注入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宝钢股份回购、中国南车股东增持带动了蓝筹增持回购潮,表明随着股价估值中枢的不断下移,产业资本增持意愿明显增强,对后期市场信心有望起到提振作用。展望后市,预计大盘技术面弱势快速改变的概率不大,短期内空头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若有利好对大盘构成有效支撑,市场还是存在一定反弹机会。 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