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月收入9000元,每月消费1000元,存8000元”,南京一对80后夫妻晒出的省钱成果,惊动了不少网友。然而分析一下他们每月仅花1000元的秘诀,其中相当部分又不属于省钱范畴,比如吃饭基本靠单位和在父母家蹭……如果这也算节约,那么某些吃喝拉撒都能报销的人,也许月收入9000元,多开点发票,月底可以存10000元以上,颠覆能量守恒定律。
不过仅就技术层面而言,一个家庭每月只消费1000元,倒也并非天方夜谭,我有一位邻居就能实现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家空调、冰箱、彩电、电脑……基本家电一应俱全,不过空调几乎不开、冰箱很少用,连彩电、电脑都用得不多,每月电费居然只有四五十度。每次阶梯电价调整资费,绝大多数人反对,他家都坚决支持。因为他家总是小区里极个别第一档电费用户,可以享受到降价。而且即便按照农村标准,第一档电价也不可能设置到四五十度,所以他们无比安全。
就像那对蹭饭夫妇,不可避免会刮单位、父母的油,我们那位邻居的节约也会影响别人。他们家厨房改成了贮藏室,做饭都在阳台上完成。每天生煤炉,浓烟被分享到楼上好几层。有时炒一些辛辣的菜,上上下下都能听到咳嗽声。居委会上门劝告了好几次,他家坚持别人无权干涉其内政,于是大家只能忍着了。
在别人看来,这种极端的节约如苦行僧,生活没滋没味,还搞坏了邻居关系,得不偿失。可是他家两代人都是这么过的,没觉得有什么不适,身体似乎也不比别人差,谁也不能干涉他们自得其乐。然而就和南京那对晒“存钱大法”的小夫妻的节约故事一样,只能当作传奇来听,没有谁真的会效仿。消费观源自价值观,极度节约者的价值观非常另类,注定不可能传染别人。
多年前,房地产商炮制出一个“美国老太太”,忽悠大家超前消费。好在多年后,大家的脑袋没有那么热了。自己的钱怎么用,自己做主,原则是自己花得舒服。你愿意当月光族,或者葛朗台都行,只要不违法。如果你日后后悔了,自然会作出调整。节约经这种事,往往无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