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罗洛先生是在1986年的圣诞节。那年我通过社会招聘进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工作。罗洛作为当时上海分社的党委书记、副总编辑和新同志见面讲话。
眼前的罗洛先生是一位气宇轩昂、博学儒雅的敦厚长者。那微带花白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饱经风霜的脸膛黝黑透红,深色宽边玳瑁眼镜内,双眸闪出亲善的眼神……这是一位有学识、有阅历、不同凡响的领导。
我分配在资料室工作。罗洛好像格外关心资料室。经常电话告知,要查找某某工具书、百科辞典、方志年鉴等。一次,罗洛来电要找有关生物学方面的资料。翻找几天后,我无法招架,只好交了白卷。罗洛却安慰我说:“不能怪你,太专业、冷僻了,我自己找。”这件事虽是个例,但给我启迪颇深,你的知识储备浅工作起来自然就会感到汲深绠短、左支右绌,要想在大百科混,没有金刚钻,真别想揽瓷器活。
1987年夏,我幸运地获得了“青岛电视杯·全国大中学生百科知识竞赛”一等奖,并赴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10月,总社金常政副总编到分社出差,告知罗洛、何兆源两位领导我得奖消息,罗洛马上通知办公室第一时间将我获奖消息刊登在社黑板报醒目位置上。
1990年仲夏,罗洛先生新晋为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主席。罗洛职务变动,让许多百科人恋恋不舍。因为大家怕失去一位德艺双馨的好领导,怕失去我们心中的诺亚方舟。与罗洛共事的人都知道,罗洛知识淹博,茹古涵今,精通多国语言,他集诗人、翻译家、作家、出版家、科学工作者于一身。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为人师表,廉洁奉公,忍辱负重,慈悲为怀,堪称时代的空谷足音和人文精神的典范。
临别百科前夕,罗洛叫我到他办公室,拿出散发着墨香的诗集《山水清音》相赠。翻开扉页,一行行绢秀挺拔的笔迹映入眼帘:“人的一生难免有顺境,有逆境。当身处顺境的时候,要有自知之明,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往往比认识别人更难,不妨对自己严格一些,对别人宽容一些。而当身处逆境的时候,不要失去自信,要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挫折……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对人的信心,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信心。”这是罗洛生命的感悟,亦是他给我最好的忠告。
1996年底,我加盟某文化机构,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一次我驰书罗洛先生,告知我喜集名人信札,希冀得到他的手泽墨宝,罗洛先生谦逊地表示:不擅书法,婉拒了。我表示钢笔字亦可,罗洛先生回信:“如蒙不弃,定当试笔……”
1998年夏,刚刚步入古稀之年的罗洛先生不幸罹患重疴,匆匆离世,让人扼腕痛惜,唏嘘不已。罗洛先生离开我们15年了,但他的人文潜影,道德文章,既在天宫瑶池,更在人间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