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可以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公园,可以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可以是一名游客经久难忘的念想。在我的心里,这条河就是南通的濠河了。
说起来,在血脉与人生经历方面,与南通这个地方并无瓜葛。20多年前,单位组织去南通旅游,留下的只是狼山和一个森林公园的模糊记忆。
使我加深了对濠河印象的,是多年前的一次南通之行。那天自驾到南通,夜经濠河,惊鸿一瞥中发现了河面上美妙绝伦的音乐喷泉,但转瞬便被树木和建筑物遮住了。停车追寻到河边,那喷泉却羞答答地不再露面,留下水花纹一片。
这小小的遗憾,促成了两年后的濠河夜游。那天,在我建议下,和单位组织的企业沙龙会员们一起,包了条游览船,沿濠河景观带往返观赏夜景。除了音乐喷泉、巍峨错落的建筑群之外,濠河两岸的许多零散景点,经各种饰灯的装点,都成了各具特色的看点。印象最深是那一座座跨河的桥梁,经饰灯的照射晕染,轮廓与细部毕现,或精致玲珑,或宏伟壮观,色调幻变,如梦如幻。点、面结合的夜景,将十里濠河的景观段,连缀成了美不胜收的风光长卷。桨声灯影里的一河活水,波滚浪涌,流光溢彩,似晶莹润滑的软玉,如柔软多姿的彩绸,令人沉醉、神迷。
第三次到南通,是与单位的业务协作方,去那儿开座谈会。晚饭后,大家兴冲冲来到游船码头,却被告知当晚因故不开景点灯。有点儿扫兴,却没人打退堂鼓。黑灯瞎火的濠河,没有了往常的华丽与热闹,却显出了文静温柔的另一面。在万家灯火的城市怀抱里,欢腾了一天的河流,像困乏了的美人,早早地睡了。丰沛的河水,微微泛着鳞光,静静流淌,轻吻河岸的水声,像梦里的呢喃,在依然活跃的古城之夜里,融入了几分沉静与安宁。当晚的南通,是一幅动静相谐、斑斓多彩而又大片“留白”的画卷。
最近一次游濠河,是到苏北摄影采风,归途夜宿南通时。晚饭后走出酒家,马路对面不远,便是濠河边的濠西书苑码头。有一溜古色古香、飞檐翘角的亭子,交错相连,玉立水中,经霓虹与灯带勾勒,更为秀丽壮观,风姿凸显。亭下设有石桌石凳和围栏,可供人闲坐和倚靠。码头已不派上下客人的用场了,但依然灯火通明,热闹非凡。黄梅前的节气,暑气未至,河风徐徐,亭中红男绿女吹拉弹唱,歌声乐韵在宽阔的河面上飘出老远。四周的听众观众,个个全神贯注,神凝情迷。亭前有睡莲浮水,碧叶团团,粉苞不眠,晚妆含羞,引得鱼儿夜游,频频跳出水面,与人同欢。同行的朋友如发现新大陆,目不暇接,兴奋异常,一个个端着“长枪短炮”没了踪影。我因近日腰腿小恙,未带摄影器材,此刻懊恼不已。独自徜徉,禁不住赞叹连连。如果划一叶扁舟,到得河心,拍摄七彩波浪之上的人间美景,水中倒影,那将是一幅多么绚烂、抓人的夜景佳作!
如此妙境,居然未曾耳闻。询问当地市民,都说这个水上休闲平台,2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不久,南通在利用自然资源造福民生方面,就已有了如此精彩的手笔。流连之际,我的心绪像涨潮的濠河水,沉甸而奔涌。那是由衷的感动,为这充满了人情味和幸福感的濠河夜色!
借着斑驳的月光和灯光,我们一行终于沿河东行。一路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如履仙境。见有人手持一竿,悠然打坐河边。闲聊中,他说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于亲水,观景,比在灯红酒绿中更加享受。继而得知,此君非本地人,走南闯北,事业有成,在多地置了房产,但到了濠河边,便舍不得走了。
是啊,这濠河的魅力与磁性,连我这匆匆过客也感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