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学期不寻常。从身边的孩子们看到,傍晚下课后他们要闹着去户外活动了。听亲友讲,把《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念给孩子听,小家伙们开心地直叫:“哇!没作业啊!”“太酷了!还不考试了?”……
教育部公布“减负十条”意见稿,一到三年级不考试、不留作业,阳光入学、均衡编班、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等减负政策,让不少家长和学生欢欣鼓舞。题海战,补习班战,功利的读书,这会毁了一代人,毁掉的不仅有思想,还有身体。因为有“升学”压力存在,就会有迎着压力而上的家长;拿升学率考评学校,就会有高考前带领全校师生祭旗的校长。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会考试,身体一团糟,那这样的孩子,如何承担起建设未来国家的重任。实现中国梦,必须同时实现教育梦,否则,我们的诸多努力,就会付诸东流。少年强则国强的论断,不可须臾忘却。既要澡雪精神,也要强健体魄。
如何实现教育梦,对这一问题,无论是社会、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有所思考。实现教育梦,首先离不开一批伟大的教育家。但是,把校长当官做的社会风气,怎么可能培养出许多道德文章两风范的教育先行者。现行的教育管理机制,把许多教育界的“教而优则仕”者,慢慢变成了八面玲珑的官员。有人甚至践踏为师者的良知,做出为人不齿的兽行。在中小学生减负的同时,必须要改变的,是教育管理者的考评体系。比如,从减负的角度对校长考评,情况又会是怎样?
实现教育梦,离不开一代觉悟的家长。现在的幼儿园应该不布置作业吧,但孩子们依然很忙,学钢琴、学英语等等,因为家长心里不淡定,牵着孩子奔波,孩子懂什么?即便学生是在作业翻天的学校里上学,下学后也有家长愿意给孩子“放羊”,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也有的民办学校,作业少,但教育质量不错,深受家长的信任。现在,即便教育部出了“十条规定”,相信还会有不能觉悟的家长,不肯放孩子过去,依然在想着为孩子学业加码。日前就看到网络上有家长发帖,称想为孩子报补习班,结果居然报不到,早在今年四五月,一些小一新生秋季课程班就几乎名额报满了。
家长们“急吼吼”,到底都在急什么?无非急“升学”。因此,实现教育梦,最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整个教育过程,能否不和升学挂钩?这就需要“顶层设计”。相信没有任何一项制度设计,是十全十美的。教育部要敢于创新,敢于改革和尝试。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将国家的教育事业推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每走一步,不妨多听听意见。步子迈大了迈小了,或者方向偏左了偏右了,都要适时适度地调整,并和公众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有难度,就更要迎难而上。要站在国家未来事业的角度,站在为实现中国梦、为民族复兴的大业培养一代接班人的角度,努力去尝试教育制度的改革。只要脚踏实地,这样一份实现国人教育梦的努力,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实现教育梦,最关键的是要有“顶层设计”,这样的责任,理应是沉甸甸的。只有不断推出有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举措,让教育真正把人的发展问题放在第一位,国人的教育梦才可能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