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被网络举报或是网民议论而落马的几位官员,狼狈地重回公众视野。
已经家喻户晓的雷政富,涉不雅视频的重庆市北碚区原区委书记,涉嫌受贿案6日二审在重庆开庭。一审被判13年,他是不服的。在公众面前,雷某人一直没有服过。当初他就对记者回应,不雅视频是“造假的”。一审时又当庭翻供,说他是在“谈恋爱”。
然而,较真的上级和严明的法纪,并不认可雷政富的“不服”,还查明涉及“不雅视频”的党员干部有21名之多。一则网络举报,廿名官员落马,触目惊心。
二审,会给雷政富一个怎样的判决呢?这是一个悬念。
还有在死亡36人的特大事故现场嫣然一笑的“表哥”杨达才,陕西省原安监局局长。此人先是被网友指“事故现场官员满面笑容情绪稳定”,后又被“人肉”出杨局长坐拥多块天价名表。9月5日,杨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被判14年。
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当初杨达才的“危机公关”做得并不坏,迅速与网友公开对话“澄清”,笑,“只是想让基层同志谈话时不要太紧张”;“确实买过5块手表,是用合法收入购买的”;甚至宽宏大量地说,如果让更多的人关注安全生产,“我这次挨骂也挨得值,我也挨得心甘情愿!”
面对贪腐官员的“人肉搜索”,互联网能量所向披靡。被网络曝料、网民合力拉下马的官员名单还有一长串,如周久耕、衣俊卿等等。监督是遏制腐败的头号利器——网络一围观,往往鲜有落空,反腐战利品十分丰厚。包括中纪委监察部收到的大量案件举报线索,也有不少来自于网络这个重要途径。互联网、微博客等新兴媒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也受到决策层肯定。百姓通过网络渠道监督贪腐,成本低、效率高、见效快,让贪官噤若寒蝉,已经成为助力反腐倡廉的浩荡生力军。
然而,有人调侃说,雷杨之流“生”不逢时,如果搁在如今,雷政富的“不服”,杨达才的“澄清”,将“证明”网上种种是谣言而已,接踵而至的会是对“谣言”的追踪与处理。雷政富和杨达才就将平安落地。现实中尚未倒下的“雷政富”、“杨达才”们,大约也在心中窃喜,以为自己为所欲为的春天到来了,网络监视器恐怕将失灵了。
这显然是对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的极大误解。打谣,不是为贪官撑起保护伞。
不负责任摇唇鼓舌的网络谣言,确实曾经严重伤害无辜,比如无中生有说一位女领导在非洲公出时招“牛郎”,让当事人痛不欲生。这样的谣言制造者毁人清誉,必须绳之以法。
然而,面对遏制腐败的头号利器,对网络“围观”官员,对围观者的转发和质疑,不能简单地以谣言为由一抓了事。是不是谣言,要有翔实的调查为依据。就算是与事实略有出入,也不能都以谣言一言以蔽之。换句很流行的话,要想坐实了网友举报是谣言,也必须官员们“屁股干净”才行。
事实上,雷政富获刑不是因为赵红霞,而是涉嫌受贿300余万元;而杨达才的锒铛入狱,也并非那倾国一笑,而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动用法律利器,都没有查明杨达才的“巨额财产来源”,让网民字字落实,难矣哉。贪官们别指望靠打击网络谣言自保,还是手莫伸要紧,伸手必被捉。打击网谣也要警惕扩大化,更严防被屁股不干净的贪腐官员利用,把婴儿和脏水一起泼掉,对反腐大计来说,亲痛而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