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影像杂叙~~~在变化影像建筑中幻想一下未来
影像杂叙~~~在变化影像建筑中幻想一下未来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影像杂叙
城市“变形记”
在变化影像建筑中幻想一下未来
朱 平
■ 《巨型彩蛋》 沈伟 摄,超广角镜头的夸张,拍出别样的效果
■ 《斯洛伐克历史博物馆》童吉 摄,用超广镜头的变形,突出建筑的线形感
■ 《城市天际线》 姜锡祥摄,鱼眼镜头产生弧形画面,更符合拍摄的主题
■ 《光影空间》 兰翔 摄,低斜的光影,为室内营造气氛
  ◆朱 平

  从建筑设计师或是一般老百姓的审美角度出发,总是希望看到建筑物有着优美的线条、和谐的造型,这样的建筑不仅美观而且能给人安定感;当你转换角度,作为一名手握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时,“老老实实”的建筑物就无法满足你的需要了,因为在专业相机的帮助下,你可以让一尘不变建筑变形出千奇百怪的异世界。

  人来人往的五角场里,那个作为交通枢纽的巨大“彩蛋”很多人都熟悉,一到夜里它优雅的弧线在格子状的灯光下更显得流动感十足。这时候使用超广角来将“彩蛋”的弧线加以夸张,所呈现出的突出效果会让人有种超现实的未来感,不需要复杂的手段,通过简单的变形就让“彩蛋”在画面中更有立体感,比单纯对建筑形态进行拍摄生动了许多。

  使用广角镜头由下往上拍摄,在夸张的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大气磅礴的感觉。比如这件在工厂拍摄的《工业遗产》,整个视角处于仰视的状态,在将物体严重变形的同时,又是物体处于背光状态,整个画面顿时让人感到一股凝重的气氛;再加上拍摄者巧妙地使被摄物呈现出对称感,更能让人感觉到庄重深沉,将其命名中“遗产”的氛围表现了十足。

  同样以对称的仰视角度拍摄的《斯洛伐克历史博物馆》则使用了超广角镜头来夸张博物馆中庭的线条美。以中庭内的人像雕塑为中点,建筑原本的直线被变形为放射状的线条,加上投射而下的阳光让画面更加饱满,原本中规中矩的建筑也变得更加有律动感。

  除了广角镜头,有时候使用鱼眼镜头拍摄会产生不一样的变形效果,由于镜头的焦距短,拍摄的视角大,就会产生严重的变形与夸张,而建筑的变形与夸张,往往能达到符合摄影师主观要求:建筑空间的表现、画面的形式感,使垂直的水平线条变成弧形或弯曲的线形,增加画面冲击力。使传统的建筑画面达到富有新意的照片。《城市天际线》就是站在至高处用鱼眼镜头捕捉到的小镇全貌,远处的天际线让整个小镇看上去既大又小,如童话中的城市一样,梦幻感十足。

  建筑先要有构思、想象才能建设,而利用已有的建筑进行二次想象,则是建筑摄影才能做到的,这种方式能帮助我们思考未来城市的发展变化,也能让现实变得更美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民生十问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广角下的异度空间
城市“变形记”
新民晚报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B12城市“变形记” 2013-12-28 2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