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龙 孙中钦 摄
市政协委员方加亮:
呼吁对电动自行车补贴
一辆锂电池电动汽车的补贴是4万元,一辆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的补贴则是零。同样用锂电池,为何待遇差别这么大?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市场保有量已近2亿辆,上海也有电动自行车1000万辆,其中95%以上采用铅酸电池。铅酸电池在制造和回收过程中都存在污染,消耗大量能源,且寿命短,体型笨重,重量超过10千克。相反,锂电池更加环保,寿命长,重量仅为两三千克,应该成为电动自行车的主流能源。
然而,因为锂电池的制造成本比铅酸电池高出约700元,限制了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的销售。希望国家参照对电动汽车的扶持政策,给予每辆锂电池电动自行车三五百元补贴,加速锂电池电动车在工薪阶层中的普及。
市政协委员姚俭建
加强对本市代驾行业监管
“醉驾入刑”实施以来,酒后不驾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酒后代驾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正在迅速扩展,但代驾行业的规范问题也日益突出。代驾行业仍然是“无主管单位、无准入门槛、无统一标准”的“三无行业”;缺乏统一的定价机制,收费标准不一;招录代驾司机还缺乏规范,黑代驾大量滋生,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车主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难以保障;一旦出现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也存在问题。
建议市建交委相关职能部门作为代驾行业的主管部门,工商、交警部门明确各自监管责任。同时,加强对代驾机构负责人和驾驶员的培训,推动建立行业协会,借鉴韩国经验,建立专业代驾公司网络管理平台,并为客户提供专业代驾责任保险。
市政协委员徐家平
扶持传统零售商业升级转型
近年来,随着电商等无店铺新商业模式的崛起,以及内外环境多方面的冲击,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等一些著名商业街区也难掩颓势。传统百货业在经历了十年黄金期后,正面临着各种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虽然我坚信实体商业永远不会被替代,但在传统零售业转型发展瓶颈期,迫切需要政府的鼓励与扶持。建议政府部门除了在商业项目公共资源配套上提供扶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打造O2O商业新模式之外,仿欧美各国和香港地区推行“离境退税”政策,在中心城区商业街中先行先试,开设市内免税店、免税店中店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点,形成上海旅游零售业的完整产业链。
市政协委员安翊青
合理调整医护收费
在我国的医疗收费中长期存在“药品销售费用高加成,医疗服务价格低收费”的状况,严重打击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寻求通过灰色渠道获取报酬,引发医患矛盾。为了进一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希望发改委能够牵头,组织对现行医护收费进行合理调整,以体现医护人员劳动的合理价值,理顺“医”和“药”之间的关系。
应对国际上相近发展水平的城市的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研,结合目前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调研样本可以选取人均GDP在1万美元左右的大中型城市。根据国际类似城市的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结合本市的医护人员收入水平,以及本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综合确定本市的总体医疗服务价格水平。
市政协委员祝君波
给市民发放医用口罩防霾
2012年以来,上海环境污染日渐显现,其中雾霾天不断出现给市民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在每年年底和年初的几个月更为突出。为此,从有利于人民健康出发,建议政府给市民统一发放消毒口罩,减缓尘埃及不良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体现政府对人民的关心。
市政协委员裘索
提高财政预算绩效水平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不应强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是需要经济整体环境保持稳定。通过制定合理的财政预算,辅之以有力的事前评审和事后评估机制,才能使政府收支平衡,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议在政府财政预算事前评审环节进一步引入专家顾问团,从专业角度对评审把关。事前预算评审应当公开公正,通过陈述申请预算理由、专家现场提问、评审小组评议等几个阶段。
市人大代表孙建平
中心城区要提高竞争力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要结合区域和部门的工作实际,做到能用权利换能力、用权威换影响、用中心换平台、用公信换诚信。通过理顺关系、调整利益,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高改革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面对上海泛CBD化,区域同质化竞争的态势,中心城区要从特色化、功能化、服务化入手,提高竞争力。同时,针对群众关心的养老、居住等民生问题,要发挥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旧改工作和直管公房全项目大修等的投入力度,改善百姓居住条件。
市政协委员陈建兴
加快航空服务业发展
2013年11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并颁布《虹桥商务区机场东片区控制详细规划》,这将有力提升该区域整体形象和提高经济贡献度,也给长宁区、机场相关驻场单位优化现有产业布局,推进航空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机遇。建议加强市区联动、部门单位协同,合力推进航空服务业发展,在涉及航空服务业发展的资金、场地、业务、功能等方面更好地形成共识,合力推进行业发展。
市人大代表许峰
老式小区水管超龄服役堪忧
时下,上海还存在相当数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时建造的老式居民住宅,这些小区内的自来水供水管道大多是几十年前铺设的铸铁管,早已超龄服役。水管外部腐蚀严重,内部铁锈堆积,还时常发生管道爆裂、水管堵塞的情况,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堪忧。
仅以杨浦为例,原有1900万平方米住宅的二次供水管道需改造,迎世博时改造了一批,现在还剩约1100万平方米,全市数量更为可观。供水管道改造费用为每平方米30-35元,建议按照“市里拿一点、区里贴一点、维修基金出一点”的办法,尽快更换老式小区超龄水管,使居民能够喝上放心水。
市人大代表赵强
老新村改造不能大包大揽
在民生工作中,老小区改造需要引起各方重视。比如曾经是上海样板小区的曲阳新村,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也有30岁了。尽管通过综合改造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依然存在居住密度高、管道老化、绿化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此外还有很多矛盾越来越突出:停车难;老年人出行不便;商业配套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老公房能否装电梯,等等。这样的新村在上海为数不少。
老新村如何改造成宜居小区?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首先应当由居民自己协商解决,因为这些住房大部分都是售后公房,居民已成为业主,有权决定自己小区改造的事;其次,社会各方应给予支撑、支持,如一些社会停车场夜间向居民开放,缓解停车矛盾。
市人大代表李飞康
设立土地和房价“警示价”
上海土地价格18年来上涨了20倍,2013年“北上广深”房价同比上涨高达20%。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连续10年出台“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北京、广州、上海等也相继出台和采取预售房“指导价”(限价)等政策和措施,但一次又一次地王的刷新,助长了新一轮房价上涨。要遏制房地产快速上涨,有必要先控制地价快速上涨。为此,建议尽快研究出台设立土地和房价“警示价”。
市人大代表朱勇
提升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几处提到增强“活力”的问题,这确实是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对国有企业来说,新一轮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活力和竞争力。
目前出台的新一轮改革方案在监管制度上有创新,有明确的表述。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是竞争类企业,我们要进一步放开手脚,充分开展市场竞争,尤其是对我们这种外贸特色的企业来说,一定要有跨国经营的思路,要学会调配全球资源,把各种资源放到更好更有效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