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年的功夫
叶兆言
  叶兆言

  女儿小时候上过几天游泳训练班,当初觉得应该学会这个,也没太当真。没想到进步飞快,练半个月,从一点不会,到能游一千米。再后来,去美利坚做一年交流学生,对方问有啥爱好,女儿毫不含糊说游泳,于是进学校的游泳队。

  美国佬做事认真,一板一眼,你进了校游泳队,必须刻苦训练。邻居有个女儿也在游泳队,每次下水,先痛痛快快哭一场,哭完了再练,一游就是四千米。女儿不好意思哭,写信向我诉苦抱怨,说胳膊肿得快像头熊。女孩子像熊总是不太好,赶紧写信让她放弃,游泳不过玩玩,这么认真干什么。

  明知道童年学点什么不是坏事,明知道强迫小孩子学这学那不太好。事实证明,小时候学没学,有无童子功,结果完全不一样。常见的励志故事告诉大家,很多天才与常人不一样,天才必定是有原因。有的孩子天生喜欢,喜欢钢琴小提琴,热爱临帖和素描。现实当然不是这样,大多数时候,小孩子还是要逼,童子功多少有些血腥。

  书法家孙晓云说起写字经验,认为儿时练过一年,相当于成年人十年。这话小孩子未必能听进去,成年人听懂了也没用。人生不可能走回头路,我们已经老了,老狗学不会新玩意。女儿除了游泳好,还会弹钢琴,还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现在想想,都属于童子功,当时花点工夫,也没费什么大事,很容易。

  过去许多年,一直在留心南京老照片,作为一个成天与文字打交道的人,始终觉得鲜活图像更具有说服力。有几个喜欢收集老照片的朋友,收藏十分丰富,我从他们那里获益匪浅。老照片上的图像直截了当,激动人心,很轻易就唤起了历史记忆。可惜很多场景并没有影像记录,因此不得不借助口述,不得不用文字来补充。

  为弥补没有影像资料的遗憾,扬子晚报社文化记者蔡震有点别出心裁,居然凭着童年记忆,画了一大堆当年的老房子。都是用彩色铅笔画成,完全靠线条和色彩,十分独特,当然也相当有趣。毫无疑问,这是种非常无奈的历史记忆,同时也是童年功夫的展示。他小时候学过绘画,有很不错的童子功。

  从这些曾经的画面上,可以看到当年的影子,看到过去的岁月。人生常常忍不住回忆,在回忆中,一切皆美好,带着光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在回忆中,有我们的童年,有父辈的童年,自然也还有城市的某些童年。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太多老房子早已没有踪影,就跟我们逝去的童年一样。

  童年功夫成为回忆利器,可以对逝去的岁月进行维护,这个还真有些意想不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热线速递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时尚先锋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鸡连长纪事
童年的功夫
思念三位从中南海下放的领导
护校河
在冬日的太阳下
弥陀笑脸背后的分量
读韩愈《马说》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童年的功夫 2014-02-17 2 2014年02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