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凡和我虽不常见面,但已是合作多年的忘年交老朋友了,每次见面都很亲切,他给我的印象是乐观、聪明、有才,上海人叫“脑子活络”。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一直为他可惜,此人如果安心从事医学专业,十之八九是个名医,说不定有什么发明创造,还可在医学史上留下一笔。有一位名主持人曾自我解嘲:“电视主持人是泡沫名人,屏幕上下来了,就啥也没了!”所以我觉得可凡有才,何苦去当泡沫名人?
但自从他开辟《可凡倾听》栏目以后,我的看法逐渐改变,我越来越喜欢这个栏目了,因为他所约谈的名人,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可凡倾听》把他(她)们在事业奋斗道路上的甜酸苦辣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成功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受挫折的时候他们又在想什么,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对待事业?又如何看待男女间的爱情?很多人的人生经历、奋斗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我很敬仰对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成功人士,很想了解他们、学习他们,可是又没有那么多机会接近他们。《可凡倾听》就像一本本有生动形象的人物小传,提供我了解他们学习他们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非常感激《可凡倾听》。
可是,有时候,我也和大家一样,对某些知名人士的作品和言行有不同的看法和质疑。由于公众人物的表现往往容易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应该有适当的舆论给他们一些启示和监督。我非常佩服可凡老弟,他居然在访谈节目中,把社会上对名人言行的质疑声,直截了当坦言在名人面前,同时也让名人在广大电视观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可凡倾听》在知名人士和群众之间筑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既有利于百姓对名人的理解,也有利于名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自己的约束。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栏目主持人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正义感的品格,别看可凡一张笑嘻嘻的脸,看上去那么慈祥,其实它是多功能的,坦荡荡的受访者觉得它亲切、可爱,能够激发自己畅谈的欲望;心里不踏实的名人也许害怕这张弥陀笑脸,吃不准在笑嘻嘻中会提出什么让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可凡在访谈中还敢于涉足一些社会舆论的“悬案”,虽自己不轻易表态,但能巧妙地让电视观众在访谈声中自己去识别、去判断。看《可凡倾听》是一种享受,也许多少年后,其中不少访谈节目可能成为充满情趣的历史档案。曹可凡虽然没有在医学史上留下足迹,却在社会学的历史上留下了可爱的一笔。
十日谈
倾听的背后
这些文化名人的口述,必将成为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存入当代历史宝库。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