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剩余年货找个“温暖”出路
郭元鹏
  郭元鹏

  过大年,源于咱们传统的习俗,大伙总会大包小包地往家里买东西,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可谓是五花八门。再加之人情往来,串门走亲戚的各种礼品更是包罗万象。有些东西是不能长久储存的,即使存储期较长,也会因不新鲜了而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怎么办?这还真是一个新课题。洛阳几位市民的做法就挺好的,能够有利用价值的利用一下,不适合食用的,送给流浪动物保护机构,能够食用的送给那些需要的群体。这样的举动不仅仅减少了浪费,还给这些众多的剩余年货找了一个“温暖”的出路。这样的做法是值得我们所有居民学习和效仿的。

  对待剩余年货,一个方面,我们一个小区里的市民是否可以联合起来,开展爱心活动,把家里的腊肉、糖果、水果等还新鲜的剩余年货送给需要的人们,比如送给敬老院的老人,送给孤儿院的孩子,还可以送给小区里的低保户。

  另一个方面,我们的社会基层机构是不是也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就如同春节期间的“爱心大礼包”一样,梳理出一批困难群众,把市民家的剩余年货进行逐一分类,搞成“爱心大礼包”送给困难群众,尤其是可以关注一下农村里的孤寡老人,还可以赠送给城市里的流浪群体、来城市打工的群体,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温暖。

  当然,这一切必须要有一个关键的前提,就是这些剩余的年货必须是质量有保障的,必须是在保质期之内的。对于即将要送出的剩余年货,质监部门也可以介入一下,进行安全检测,通过安全检测后再赠送给别人。可不能好心办了坏事。请给您家的剩余年货找个“温暖”的出路,我们一起行动吧!

  请给您家的剩余年货找个“温暖”出路

  过完春节,除了吐槽春晚,家里的剩余年货该如何处理则成了一些人的“心结”。市民孙女士还给多余的年货找了条温暖“出路”。她把多余的熏鱼、腊肠等打包,送给涧西的一家流浪动物保护机构。而小孩喜欢的糖果等零食,孙女士也不落下,分门别类标明保质期后送给福利院的孩子们。“我特意留了些卤肉、腊肠给小区门卫张大爷,无论多晚他都给我开门,很辛苦。”市民黄女士说。

  (2月10日《大河报》)

  过大年,源于咱们传统的习俗,大伙总会大包小包的往家里买东西,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可谓是五花八门。再加之咱们的人情往来,串门走亲戚的各种礼品更是包罗万千。而有的东西是不能长久储存的,即使能够长久存储,有的东西也会因为不新鲜了而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怎么办?这还真是一个新课题。洛阳几位市民的做法就挺好的,能够有利用价值的利用一下,不适合食用的,送给流浪动物保护机构,能够食用的送给那些需要的群体。这样的举动不仅仅减少了浪费,还给这些众多的剩余年货找了一个“温暖”的出路。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值得我们所有居民学习和效仿的。尤其是对于城市里的居民来说,家中的各种年货众多,家里几乎成了一个小仓库,暂时用不了,丢了也舍不得,可是等到几个月后再食用的时候,就有可能过期了。这就是极大的浪费。那么,我们也不妨用剩余的年货去奉献一下爱心吧。

  一个方面,我们一个小区的市民可以联合起来,开展爱心活动,把家里的腊肉、糖果、水果等还新鲜的剩余年货送给需要的人们,比如送给敬老院的老人,送给孤儿院的孩子,还可以送给小区里的低保户。

  另一个方面,我们的社会也是可以做些事情的。我们的基层机构是不是也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就如同春节期间的“爱心大礼包”一样,梳理出一批困难群众,把市民家的剩余年货进行逐一分类,搞成“爱心大礼包”送给困难群众,尤其是可以关注一下农村里的孤寡老人,还可以赠送给城市里的流浪群体、来城市打工的群体,让他们感受我们的温暖。

  当然,这一切必须要有一个关键的前提,就是这些剩余的年货必须是质量有保障的,必须是在保质期之内的。对于即将要送出的剩余年货,质监部门也可以介入一下,进行安全检测,通过安全检测后再赠送给别人。可不能好心办了坏事。

  剩余年货成了市民的苦恼,还是值得警醒的。缺衣少食的年代里,我们用囤积年货的形式表达对丰衣足食的美好期盼,但是眼下已经是一个物资丰富的时代了,过年的传统习俗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再“有钱买来半年闲”了,也没有必要像原来那样蒸一次馒头吃上好几个月了。

  请给您家的剩余年货找个“温暖”的出路,我们一起行动吧!

  郭元鹏地址(家庭) 邮编22160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沛城镇金沟村173号

  电话13813496262;QQ号码:137906477

  身份证号码32032219700529621X

  卡号:中国农业银行沛县支行郭元鹏622848045469718501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热线速递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时尚先锋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馄饨阿姨
给剩余年货找个“温暖”出路
日出
那些逝去的青春轶事
不识对面人
中西老板的“马语”
挑花灯
春意盎然的“默舞”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5给剩余年货找个“温暖”出路 2014-02-17 2 2014年02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