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记者过马路,恰巧碰到两位老年人带着孙子闯红灯。小孙子虽然不停地叫着“灯没绿”,却奈何力有不逮,被二老一左一右夹在中间冲了出去。
老年人无视各种规则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插队、扰民、逆向骑车、随地吐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有时就因为主体是老年人,旁人也不好多加劝阻与责问。一方面社会发展进程飞快,过去的宣传与规范并不到位,使得不少老年人缺少了规则的“红线”。另一方面,当退休的“分界线”使得老年人身份角色出现巨大变化时,不少人逐步脱离社会化的教育与秩序,成为“边缘群体”,对于规则也采取了忽略的态度。无论是哪种原因,都提醒着我们,让老年人及时再融入社会,成为秩序与规则的遵守者甚至保护者,亟待解决。
寻找解决途径,需要老年人利用闲暇时间完善、提升自我,为社会发挥余热。更大程度上,政府应搭建更多平台,宣传普及社会秩序与规则意识,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年届九十的刘盛兰,费力地四处拾荒,坚持助学;退休20年的胡佩兰,仍然坚持每天义诊,为百姓守护健康……让老年人这笔社会财富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既能让家庭与社会愈发和谐安详,更能让我们跑步进入老年社会的路途,步伐更加稳健。(朱磊 全文刊今日《人民日报》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