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沐阳光”是虹口区广中路街道联合蔡祥云社工师事务所承办的虹口社团局的青年就业项目,就如项目名字所寓意的,项目希望帮助在社会中找不准自己位置的宅男宅女走出家门,沐浴阳光,放飞人生。在先期试点一年后,第一批45名青年中,已有28人实现稳定就业。
“短板”互补
之所以会和社会组织合作,广中路街道工作人员表示,主要是因为各自在工作中发现了“短板”。目前广中社区里35岁以下没有就业的青年人口有2000人。与以往“4050”人员上岗意愿强烈、思想工作好做相比,这批年轻人完全不同,他们就业意愿不强,再加上长期宅居,就业援助员上门常常遇冷。
而蔡祥云社工师事务所遇到的问题则相反,他们手下有一批熟谙心理学的青年社工,很容易和宅男宅女们打成一片。事务所也策划了一系列帮助宅男宅女适应社会的团队训练和活动。可是,作为社会组织,他们却找不到来参与活动的人。
在虹口社团组织孵化基地里,广中路街道和蔡祥云社工师事务所一拍即合,互补“短板”,通过“翼沐阳光”一起助力宅男宅女找工作。
活动“唱戏”
事务所负责人蔡祥云介绍,他们推的活动比较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胃口,比如“羽毛球赛”,甚至还搞过网络游戏比赛。这些活动不带说教,让多年来习惯各类就业“抢逼围”的宅男宅女们没有压力,再加上参加活动的人情况都差不多,大家也不会有心理落差。通过活动,宅男宅女一点一点走出家门。至此,第一步成功。
在吸引他们出家门后,街道就业援助员和社工及时跟进,在活动中穿插一些心理点评,开设趣味心理课,一点点引导他们认识自身缺陷,慢慢调整。
现场“诊断”
经过一番心理调整,就到了“实战”环节。街道和事务所筹措资源开了一场小型招聘会,让宅男宅女们现场练兵。为了帮助他们当场找到应聘失败的原因,现场还设有心理咨询点。果然,有的人在面试时紧张得说不出话,被婉言谢绝。他们立刻到心理咨询点,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调整心态后,再去面试,为自己赢得了就业机会。
小张(化名)多次应聘,一直碰壁。心理咨询老师告诉他,他原先应聘的工作岗位多是适合外向型性格的人,他在这方面没有优势,自然得不到用人单位青睐。但是,他心细、沉稳,坐得住,比较合适找需要专注力的工作。在老师开导下,小张豁然开朗,立刻应聘了物业内勤视频监控的工作。果然顺利上岗就业。
通讯员 万彦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