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我们排大合唱。
选人、选歌、请老师,请伴奏,分声部,一次次排练且不说,单说借服装,就折腾得要命,尤其是男装。
男队员胖瘦高矮不等,有套白底镶金民族小褂配灯笼裤,瘦子穿着好看,胖子却打死也不肯穿,因为是露脐的。白衬衣黑西装,一本正经,胖子穿着气宇轩昂,瘦子穿着像推销保险的。
终于找到大家都中意的一款,特大号的告缺,被另一团体借走了。换了一套又一套,勉强上阵。
比赛前一日,领唱失声了,紧急换角,排练到深夜。比赛那日,提前几个小时集中,吃饭,化妆,走台,候场……得了个三等奖。
比起来,我们还算简单,更有很多团队,千里迢迢,花钱组团,唱到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捧着照片、录像,载誉归来。
想起这些,是因为刚刚听见有人唱歌。数千人的大企业,壮观的职工食堂。午餐时分,座无虚席。排队的,端盘子找座位的,埋头吃饭的,边吃边聊天的,餐后嚼水果的……餐具叮当、人声嘈杂中,忽然激灵灵穿出来一个亮丽女高音,“百灵鸟从蓝天飞过……”人们四处张望,不见歌者。一个华丽的转音,一红衣女子手持麦克风,走进餐厅,有人鼓掌,有人拍照。坐一边吃饭的十几位男士忽地站起来,浑厚的和声,从餐厅这头响到那头。有人情不自禁跟着唱,有人挥着鸡腿打拍子,排队的全部转过脸来,买菜师傅的勺子停在半空。也有依然大嚼的,一定是饿得慌。
“哦也,带我到山顶……”甜美的女中音,从另一个角落飘来,人们四下寻找,引发小小骚动,歌者从围观人群里走了出来,不,歌者并未挪步,是围观的人让出些许空间,仿佛一方小小舞台,紧接着,打饭师傅粗犷的声音从那边传出,好像隔山对歌,海浪般起伏的男女和声,似乎来自每一张餐桌。
这是情人节,欢乐的食堂。我见识了真的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