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名言的启示
胡中柱
  胡中柱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唤醒”。对之咀嚼再三,但觉警策隽永。较之韩愈《师说》中的“传道、授业、解惑”,似乎更为空灵、深邃,具有更为广阔的包容力量。怪不得他能够被称之为“师范教育之父”。

  教师这个职业不是理想主义的,也不是英雄主义的,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仅仅是一间教室。然而,往往就是因为几句“激励、鼓舞、唤醒”的语言,可能让一个学生终身受益。陈景润在中学期间,由于一位高校来代课的老师随口几句关于数论的介绍,引发了他一辈子要解开“哥德巴赫猜想”,摘取这颗科学皇冠上明珠的追求;司马迁则是因为他的父亲,也是学术领路人的临终遗嘱,宁可身受那对于男人来说比死还要残忍的腐刑,发愤著书,定要完成那开创史家新纪元的《史记》。可见,“述而不作”的职业,仅仅凭借着语言力量的教师,能够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就是依靠人格魅力、精神感召。至于本领的传授,那种实用技艺的教学人员,一般称之为“师傅”,两者还是有所差别的。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家长包括部分教师,更重视“实用”而不是精神。总是告诫学生,进了大学,有两门课一定要好好学,一是英语,二是电脑,“因为掌握了这两种工具,可以找到好工作”。学校也以培养“白领”为己任,忘记了大学并非职业培训所而是文化基地。应该说,白领试图寻求自我完善,以自己的智能和付出取得报酬,并维护这个社会的发展和再生产的基本秩序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作为一个群体却都是依附者,不会抗争,不再批判。基本上对历史虚无,对未来退缩,物质的豪华与人文的苍白是其特点。表面上尊重高雅文化,实际上是努力将其庸俗化。如果这种“白领趣味”居然引领整个社会风气,那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这种现实学生肯定是受到影响的。记得在若干年前,在笔者的美学课上,便有学生问及,老师讲的内容,到社会上有用吗?回答是不但没用,对于一个混社会的人而言,反而会起反作用。因为社会现实是“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作何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但一个有着高雅的审美趣味、崇尚真善美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卑鄙之人的。

  在第斯多惠的名言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他将那“激励、鼓舞、唤醒”的教育是视作艺术的。艺术宏扬真善美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它不适合“规范”,如果一定要规范艺术,那十年浩劫的“样板戏”殷鉴不远。另举一例,李白的诗一点也不规范,可是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现在的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教师的管理可谓严矣,从备课笔记的写法到考试的出题方法包括卷子的评阅判分、装订都有“规范”,甚至连学生点名册内出缺席符号都有明确的规定。可是真正对教师在塑造灵魂中的作用,却无法评价。不能不说,这是现代教育的缺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春城之殇 昆明 “3·1”暴恐事件特别报道
   第A03版:春城之殇 昆明 “3·1”暴恐事件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好茶的味道
马年趣事
教育名言的启示
走进汉堡警察局
啖鸭首推燕云楼
书法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2教育名言的启示 2014-03-02 2 2014年03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