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扰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隆冬时节人的起卧应与太阳的出入相应。《老老恒言》也说:“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强调要背对太阳晒,这就是“负暄”,因为“头为诸阳之会”,不宜直对着太阳曝晒,以免阳气过旺,会有违阴阳调和的缘故。
冬日养生,最好是负暄,晒晒太阳。白居易诗曰:“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肠,中适一念无。旷然无所在,心与虚空俱。”诗人在阳光下静坐养气,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妙的世界,身心无比舒畅。真是淋漓尽致地道出了冬令负暄之神验妙效。无怪南宋词客周密也要击节慨叹:“此深知负暄之味者也!冬日如许可爱,真若可持献者。”他似乎也想要仿效宋国田夫的“献曝”之举了。
诗人杜甫也深有体会,《西窗曝日》诗开首便是:“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一个“嗜”字,表露出他有冬月登高沐日的癖好。诗圣置身于日照之下,“毛发且自和,肤肤潜沃若。太阳信深仁,衰气忽有托。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明确认为“负暄”有益调和气血,疗治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