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政协是“花瓶”。我没当全国政协委员以前,也有这样的看法,但当了之后,看法改变了。
就像俞正声主席讲过的,政协主要的功能是“说话”,该说什么你就说,说了人家不听怎么办呢?你还是得说。从这个标准来讲,如果把它比喻为一个“花瓶”,那我就希望这个花瓶里插的是真花,而不是假花。插假花,就没什么意义了。插真花的话,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能增加点色彩、趣味,也是不错的。
既然让我们“说话”,我就拼命地说,有空我就说,对大家说,对媒体说,这样我就尽职了。至于我说的话有什么用,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我希望有用,但我也只能多说说。我希望外界用这个标准来要求我们。你不能拿西方的“两院制”来要求我们。中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不搞两院制。大家看政协有没有发挥作用,就看我们有没有说话,看我们说话有没有水平。至于说话的结果,不是政协可以决定的。我们的建议是否被执行了,这要问执政党和人大。
我在政协说话,说的都是意见。比如有关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现有的做法,有不少是可以商榷的。
现在每年要花一大笔钱解决“三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听说每年要花10个亿。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普及需要,这没错,但文化需要是否都要免费?上海博物馆,原来门票20元的时候,参观者也很多。有一次举办《清明上河图》展览,不免费,观众还是排很长的队。上海有多少人是因为取消了20元的门票才来的?这些都要有调查。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要考虑纳税人的钱该不该花在这上面,是不是可以一周拿出一天或半天免票?美国一些博物馆就是这样的。这样,就可以把省下来的钱去资助真正需要的地方。纳税人的钱要尽可能公正地用在大家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