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的国君让由余到秦国做国事访问。秦穆公问由余:“我听说过所谓‘治国之道’,但是却没见过。想跟您请教一下古代明主在治国方面的得失。”由余回答说:“我听说勤俭可以得国,奢侈就会失国。”
秦穆公有些不高兴,说:“我不耻下问,向你请教治国大道,你为什么以勤俭来敷衍我?”
由余答道:“尧治理天下的时候,用简陋的土陶吃饭饮水,他统治的地盘,南到交趾(今越南),北到幽都(今北京),东西到日月同时照耀的地方。这片土地上没有不表臣服的;尧把王位禅让传给舜,舜吃饭的碗是木头挖成的,并打上墨底刷上漆,比尧讲究些,方国首领见国君讲究享受,愈加奢侈,这片土地上不表臣服的有十三个方国;到大禹王时更加奢侈,不表臣服的达到三十三个方国;到殷商人执掌天下,奢侈无度,不表臣服的有五十三个方国。那些首领都乐于过华丽排场的生活,谁还希望国君在上头碍手碍脚?所以勤俭是治国之道。”
秦穆公如梦方醒。待由余告辞出门,马上召来内史廖,说道:“我听说邻国如有圣人,其敌国就会忧虑。现在西戎的由余就是个圣人,我很忧虑。怎么办?”
内史廖答道:“西戎的国君居住在偏僻简陋、路途遥远的游牧地区,从未听过我们中原的女优唱歌,大王现在给他送些女优,扰乱他的朝政,再请求他延长由余的访问时间,这样由余的谏议不受重视,他与西戎王的关系就疏远了,我们便可以图谋他的国家。”秦穆公说:“好!”
秦穆公派人送了十六个女优给西戎国君,并顺便请求让由余延长访问时间。西戎国君见了这些美貌的女优,高兴得合不拢嘴,满口答应。从此他天天摆宴席,时时听唱歌,长时间不迁徙,牛马饿死一半。由余一回国就劝谏,西戎国君根本不听,由余只好投奔秦国。
秦穆公一听由余来投奔,亲自迎接,拜为上卿,并从由余那里获知西戎地形和兵力部署,于是起兵攻打,兼并十二个方国,开辟领土上千里。
韩非子的结论是,沉溺于女优,顾不上国家大政,这是亡国之祸。
这个故事在《史记》中也有记载,只是前半段宾主双方的对答有较大差异。《史记》记载的是由余向秦穆公介绍西戎的治国经验;西戎虽然没有“礼乐法度”,但“在上者淳朴,在下者忠信”,整个国家团结一心。至于秦穆公采用送女优的办法,让西戎王过上奢侈糜烂的生活,从此不理国政,司马迁也是这么记载的,并无不同。
实际上,使用女优也就是老生常谈的“美人计”。但这套战法历2000余年仍屡试不爽,几天前还爆出一例,《21世纪经济报道》称,2012年,日本某公司就使用“女优”腐蚀了中石油四川公司负责招投标的主管,使产品更出色的美国公司出局。真是“女优出马,一个顶俩”。
从古至今,女优的“战斗力”为何如此强悍?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是,勤俭的生活对国君或主管来说,到底难在哪里?
西戎国君也好,招投标主管也罢,手上都握着难以被制约的权力,西戎国君要胡来,由余的唯一办法是劝诫,劝诫不了只好出走;表面上看招标程序符合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一个封闭领域,“没有过硬的关系根本挤不进去”。于是招投标主管几乎是想让谁中标就让谁中标,体贴入微奉上“女优”的那一个,就是他了。
一切都是围绕权力霉变的老戏新唱。韩非子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问题不在女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