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说俗也俗,说雅也雅。正当春日,周末,一帮中年男外加几名半老女仙家,齐嚷嚷赶紧找块灵地儿补点氧,遂奔锦心绣口的茶叶名镇姚河而去。
姚河,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岳西县,好茶“岳西翠兰”的主产地之一。请恭喜我们,山叠山、绿堆绿的姚河等在那里,没打诳语……
南朝陶弘景曾自问自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老兄那隐居山林自享闲云野鹤的怡悦,现代人委实不好学,不便学,万难做到。“茶三,酒四,出游五”。意思是喝茶的绝配是三五人。我们呢,在城市喘粗气的人型干鱼,实在太多了,端着个到乡下寻乐子的机会,只好一窝蜂,吃吃喝喝,嘻嘻哈哈,让死魂灵沾沾原野仙气。
姚河有香炉村,香炉村有竹山组。竹山海拔600-800米,云遮雾罩,鸡犬相闻。抱山七绕八绕到此一游,颇有点丢掉红尘羁绊的美妙意思。竹山产好茶,产香香嫩嫩翠翠碧碧的岳西翠兰,茶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浓鲜爽。在竹山,老茶农速泡了几十盏纯手工茶,真诚邀请我们这些旱鸭子“一洗百年尘土胃”(陈眉公语)。但见朱漆的八仙桌上,透明的玻璃杯中露芽齐舒,瓣瓣真切,茶汤湛碧。第一泡甚嫩,我是真渴了,像个生瓜蛋子黑爪子抓起杯,立即牛饮,没耐烦细品;二三泡时,心胸郁闷已消,便作神闲气定的老茶客态,慢咂嘴巴,在喉管里停顿数秒;至第四泡,斯时心底虽哼哼唧唧,甚感美妙,却不动声色,很装地赞叹了几句。私以为,草野之物,最贱,生机也最大,不然那班旱鸭子,几口下肚,凭玻璃杯接的一点山野地气,怎么能一下子就从车马劳顿的晕乎中活过来。
佛即壶,壶即福。茶佛一体,茶禅一味。出好茶,则必得有茶神护佑。某女仙家招呼大伙快把相机打开,和茶神合个精气神的片儿。茶叶专家认定,竹山三五百年高龄的老茶树有几十棵。我见了一农户门前的古茶园,古茶底盘粗劲,苍虬老枝簇出条条娇嫩,十分打眼。想世间神物,仙风道骨固然令人艳羡,却未免高高在上,凡俗烟火才算大道。看这些茶中寿星,外貌尔尔,藏在深山,漫漫生长即为寂寂修禅,五百年积蓄只奔春来一瞬。静坐敛心,轻安明净,但愿一群陌生人没打扰老人家的清修,得罪得罪!
亦在经营茶叶的公司,见识了数名古装美女的茶艺表演。前后十六道烦琐的工艺,让我这缺耐心的人抓狂。倒是美女的风姿韵态,养眼,眼馋。
“从来佳茗似佳人”,想那老苏写给三位娇妻的戏语,竟使草根的茶摇身一变而高贵,进得厨房下得厅堂上得洋场。其实,茶之道,乃恋爱之道,先苦后甜,先忧后乐,苦乐参半,生死一转。那么爱茶的理由,其实是珍惜青春和美好记忆。于我,最赏心的是放翁《安国院试茶》诗:“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只应碧齿苍鹰爪,可压红囊白雪芽。”这种风雅态度,已成绝品。
十日谈
风景这边独好
旅游大巴遇到了野生大象,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