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酬“你缴税”
国外分步取 国内净收入
刘志江告诉记者,很多中国人觉得好莱坞明星的片酬是天价,其实是一种误解。他投资过包括《寻龙夺宝》《幸福卡片》在内的多部合拍片,多数好莱坞明星的价格并不比国内一线明星贵,而且他们的片酬不需要一次性付清。“比如《幸福卡片》请的盖·皮尔斯,按照合同,他先拿20%至30%的片酬,剩下的部分在影片投资方收回成本的情况下,再按照一定比例收取,这和国内把风险都转嫁在投资者身上的理念完全不一样。”
刘志江还说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内幕,就是国内演员拿片酬,要投资方替他交税,这在好莱坞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有一次,我和皮尔斯谈交个税的问题时,他非常惊讶地说:‘我赚的钱,交税也是我个人的事,怎么会要您操心?”可是在国内不一样,“如果片酬是200万的话,个人所得税要交到40%以上,加起来投资方支出就接近300万。”
阵容“一拖几”
国外很谦逊 国内被惯坏
国内明星拿腔拿调要求多,也是刘志江不喜欢和他们合作的原因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己碰到过不少国内明星,拍戏基本都是“一拖几”的阵容,经纪人、助理、化妆师、发型师都要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即便在自己住的城市拍戏,也要为其订豪华酒店的总统套房,去不去住另说,关键是片方不能省了这笔钱,不然不足以显示明星的身价。
相比之下,好莱坞不少明星就接地气得多。“他们在前期谈合作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很麻烦,但后期一切按照合同来,反而轻松。”刘志江告诉记者,在好莱坞演员的概念里,拍戏是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他们都是自己开车来片场,连汽油费都不必报销。“比如《金陵十三钗》剧组去机场迎接克里斯蒂安·贝尔的时候,他自己背着一个大包出来了,当时大家都傻了。贝尔在中国待了几个月,都只有他一个人,剧组本来想给他聘请保姆和保镖,但他都拒绝了。”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