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是夏至。夏至过后,日夜温差逐渐缩小,雨水增多,不妨吃些苦味食物,能够起到清泄暑热、增进食欲、化湿健脾的功效。同时,带苦味的饮料也能帮助在出汗较多的夏季补充体力。
普陀区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冬青介绍,从中医来讲,夏至后属于湿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芹菜、莴笋等都具有化湿的作用。但专家提醒,苦味食物虽能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但要注意适量,否则伤胃。
夏季人们出汗较多,带苦味的饮料可以在补充水分的同时醒脑提神,给大脑带来舒适轻松的感觉,可使人们从夏日热烦的心理状态中松弛下来,从而恢复精力。
另外,夏至时节,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夜间睡眠多有不足。因此,周冬青建议,每天应安排短时间的午睡,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午睡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不宜坐着打盹,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昏脑涨等症状,也不宜伏案午睡,以免眼球受压,易致眼疾。周冬青提醒,午睡时要注意室温不要低于25℃,保持通风以防感冒。
针对许多儿童在炎热的夏季长出痱子的情况,周冬青表示,平时可饮用金银花露、六神丸等,对于小儿痱毒有着良好的效果。家长也可在洗澡水中加入适量花露水,并在洗澡后涂抹痱子粉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