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子长学校:践行这一核心理念,传统的“秧田式”课堂座位排列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教授佐藤学提出了以协同学习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字长学校的核心研究项目不谋而合。在2006年我校就确立了《培育和谐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推动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的学校核心研究项目。在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理论支撑是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理论;活动系统则是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上海第一教育:传统“秧田式”课堂座位排列是个很有趣的说法。在贵校实行的“学习共同体”理论中,如何让课堂排列显得更为合理的?
上海子长学校:在实行过程中,我们将班级分为4人一组,两男两女,交叉而坐,不出现2人的小组。桌子排成凹字形,越集中越好,整体感非常重要。同时组合还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知识和能力水平。这样的桌椅摆放与学生小组成员组合、搭配,使他们围坐在一起时能比较融洽、舒适,这为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上海第一教育:教育公平化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非常受大家重视,子长学校在“学习共同体”中如何让教育公平化得以体现?
上海子长学校:学校专门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尤其是对学困生。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平等、和谐的观念;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小组内可以有不同的声音。这样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为学生学习机会平等、公平提供了心理基础。
上海第一教育:小组合作和个人完成似乎存在着一种矛盾。在小组合作模式中,如何保障学生在这样一种模式中能够有个人提高呢?
上海子长学校:提出挑战性问题,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个人提高的首要条件。在设计挑战性问题时,教学内容是设定在比通常教学水准更高的层次上。否则,“上层”学生的学习不能形成。同时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与“上层”学生的交流,学困生也得以提高。在实行过程中,学校对“挑战性的问题”的特征、作用、设计、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挑战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方面更有实际意义。这种基于问题挑战的学习,能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习变得有意义,吸引每个学生参与,避免掉队。
上海第一教育:课堂共同体是否会产生学生评价上的难度?如何更准确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每个学生呢?
上海子长学校:合作学习的评价与传统的评价有所不同。教师从不横向评价学生,都是纵向评价,关注学生个人前后的变化,尊重每个学生的特质,同时小组集体共同参与评价,这样能激发每个学生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学校荣誉
● 红十会"EHL"项目先进集体
● 全国书法示范学校
● 全国美育实验学校
● 全国电影课题实验学校
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