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等美方代表团成员。
正能量要做“加法”
习近平表示,中美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沟通交流。我欢迎奥巴马总统今年11月来北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访华,愿意继续同他保持沟通,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及时交换意见。
二是促进合作。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加强两军交往,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力争达成合作共识和协议,在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和协调,同其他各方一道,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
三是减少麻烦。双方要求同存异、求同化异。凡是有利于为两国关系注入正能量的,都要做“加法”;反之,都要做“减法”。
对话成为“稳压器”
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晓表示,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囊括了两国之间几乎所有重要议题。如果说,两国间超过5000亿美元的年双边贸易额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那么战略与经济对话就是这一关系的“稳压器”。
任晓说,此次中美对话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经济对话。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经贸关系取得长足进展固然不能“一俊遮百丑”,但若无此基础,则中美关系将变得极为脆弱。双方同意争取2014年就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文本的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承诺2015年早期启动负面清单谈判。中美一旦签订BIT,将具有标志性作用,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第二个阶段,还将对全球多边谈判和主要国家间谈判产生推动和引领作用。
二是战略对话。在军事领域,双方同意继续推动中美新型军事关系建设,致力于及早建立两军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并进一步就制定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加强磋商。以往每当中美关系有什么风吹草动,军事交流项目总是率先受到波及。现在即使存在问题,军事领域的互访和对话照常开展,这是两国关系变得更为坚韧的体现。
三是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这一机制今年首次与战略与经济对话同步举行。这样的“并轨”,无疑提高了对话机制的效率。
互疑难改增互信
任晓说,此次对话还具有前瞻意义。今年11月,奥巴马总统将出席APEC领导人会议并访华,此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一定意义上也为奥巴马访华做了铺垫和准备。各种对话机制化以及高层访问常态化,表明了中美关系正在逐渐趋向成熟和具有韧性。
任晓表示,这一年来,中美关系中逆风不断,中国周边颇不平静,美国因素若隐若现,损害了中美间本就程度不高的互信。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容易处理的。中美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竞争又合作,合作中有摩擦,摩擦中又合作的关系状态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在战略层面上,目前还是互疑更占居主导地位。
任晓认为,长期而言。中美互疑一时无法改变,近期又有多个具体问题纷扰。在此情形下举行此次战略与经济对话,意义也就显示出来了,这就是管控分歧增进互信,实现稳定双边关系的阶段性目标。 本报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