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轻妈妈晒婆婆带儿子前后对比照:自己带的时候儿子是个小潮男,婆婆带了之后,“头发没了,衣服没了,像个要饭的”。于是“奶奶是潮童杀手”成了热门话题,网友纷纷晒出自己和自己孩子的“被毁前后对照图”,引发笑声一片。接着,这个本来自娱自乐的玩笑被上升到“年轻爸妈不尊重老人”、“婆媳问题日趋白热化”的高度,不少人在发帖网友处留言——“必须道歉”!
我们太习惯于凡事分出个对或者错来,简直有站队强迫症。奶奶审美错了还是妈妈发帖错了,必须单选——在这个网络社会,很多人都会陷入两极对立的思维怪圈。其实,任何一方没有错,都不代表另一方的有错,正如此前的大陆儿童在香港当街便溺被拍摄事件,任何一方的有错,都不能反证另一方没有错。
孩子时髦是雅痞,孩子土气是拙趣,都有可爱之处。年轻妈妈晒照片,多是出于好玩心态,孩子吃喝拉撒,总有一两张照片糗到让人忍俊不禁,爹妈晒出来,多是“自曝其短”的恶搞心态,为人父母的,哪有真正觉得自己孩子“丑”的?之前网上也有“千万不要让爸爸带孩子”的各种糗照,食物糊得满脸都是,家里拆得惨不忍睹,倒也没有人说是“妈妈歧视爸爸”……而老人带孩子,并非天经地义,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了隔代抚养义务,所以老人不帮是本分,帮了是情分,把孩子打扮得土一点傻一点,不能算是“毁”,真正的“毁”是在人格、在规矩、在习惯,不在朝夕间可以逆转的外貌。退一万步讲,即使真的晒黑了,长痱子了,蚊子咬了很多包了,于孩子最终长成一个大写的人又有何关碍?
听说有记者后来采访到了发帖的年轻妈妈和她的婆婆,婆媳两人并未像一些人揣测的那样因为一个热帖的诞生“反目成仇”,反倒是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自家的孩子上了新闻,大觉好笑。我们的社会,需要给幽默留下一席之地,天天紧绷着心弦上网批折子,指点国家大事,指摘他人过失,无用、无益、无聊。
常存多元之心,自可举重若轻;两极站队成瘾,好好的玩笑到头来都变成了哭哭闹闹。这世上没有那么多歉要你来道,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心要你来操。生活中许多事,最好不过是一笑置之。